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

路得的形象1



簡述
路得記是舊約聖經很特別的書卷;特別以女性為描寫對象,並且有多重的弱勢身分,最後路得不但使夫家後嗣延續,還成了大衛王的曾祖母。這位傳奇的人物也是英美小說批判的重要素材,也是哲學的重要靈感來源。
故事的經過是一對猶太夫妻,先生叫以利米勒(原意是神為王),妻子叫拿俄米(原意是甜),他們生活在士師時代,而士師時代的以色列任意而為,與神越發疏遠。因飢荒之故,他們帶著兩個兒子逃到摩押地,不料到了摩押地後,丈夫就死了。兩個兒子隨後各娶一位摩押女子為妻。大兒子瑪倫(原意是多病)娶俄珥巴(原意是轉回)為妻。二兒子基連(原意是軟弱)娶路得(原意是信實)為妻。不過兩個兒子還未生兒育女就死了,家族留下三位寡婦。那俄米原本要兩位妻子各回摩押本鄉,本意是什麼都完了,她們回本鄉還可以改嫁。俄珥巴接受了,而路得不肯,她說了這書卷最重要的話:1:16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那裏去、我也往那裏去.你在哪裏住宿、我也在那裏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 神就是我的 神.」兩人回到以色列地,當時以色列的飢荒已過,但婆媳二人沒有經濟能力,拿俄米就靠麥田撿穗子養活自己和婆婆(摩西的誡命有一條是不能把田裡的麥穗收光,要讓孤兒寡婦有機會在後撿拾。申命記:2419-22)。附近的人都稱讚拿俄米的德行,其中家族近親波阿斯很受感動,專門指定他的田一定讓拿俄米有得撿。後來拿俄米接受婆婆的建議,在夜裡跑到田裡,睡在波阿斯的腳下,波阿斯半夜醒來,路得表達盼望波阿斯娶她以使家族得到保護(這也是摩西留下的誡命,類似兄終弟及的規矩。申命記255-6)。波阿斯答應,而且在眾長老認許祝福的情況下娶了路得。路得為家族生了後嗣,這個血脈延續下去,後來就有大衛王,再延續下去,就是耶穌的人間父親約瑟。
分析1
拿俄米和路得是兩個主角,他們的思想行動貫穿整個故事。不過,拿俄米和路得的心思與意志是不同的。前者遵循人的想法與習慣,後者則把神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因此形成的關係會不一樣。拿俄米當初認為外邦女子與夫家的關係是靠婚姻,如今婚姻關係不存在,則外邦女子可以自行選擇離開,拿俄米也覺得離開改嫁對他們較好。拿俄米的想法在無形中也造成一個結果,神與外邦女子路得的關係是建基於婚姻關係,婚姻關係沒了,也導致神人關係結束。雖然拿俄米表示路得若回摩押改嫁,會奉耶和華的名為她祝福。可是路得想著另種角度,是縱使婚姻關係沒了,她與耶和華神的關係不變,她跟定了。這個部分極為關鍵,因神人關係涉及永恆的生命連結,而婚姻是今生的暫時關係。因此路得的名字也表達了這層關係:在永恆關係上的信實!而基督信仰的關鍵之一就是[]。延伸來說,路得剛開始可能因婚姻而接受以色列的神,但從她後面的說法可以表達她已信入神裡面,也接受在神裡面的一切安排。因此她的[]不是因人而異的信,也不是見異思遷的信,是不退轉的信,這份[]使她願意承擔神所帶來的苦與樂。從另個角度,神藉著以利米勒家族向路得邀約,路得欣然接受而正面且積極回應,走入那永恆的生命之路。

沒有留言:

復活

復活節來了,昨天學校教職員團契有一場應景的活動,並且邀請一位老師講他信主的歷程。 他特別提到復活是身體復活,重新有個完全不同的身體。 我坐在底下,一方面恭喜這位老師從高中之後,年紀輕輕就有興趣接觸信仰。另一方面也感到一點疑惑;復活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身體在自己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