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7日 星期日

眼睛明亮是什麼意思

創世紀3:7 【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纔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作裙子。】

這裡面,尤其是亞當夏娃吃完果子後就眼睛明亮,眼睛明亮是什麼意思?另外眼睛明亮之後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就想遮住身體,這又代表什麼意思?

我個人覺得解釋這兩處不困難,只是要先聲明古代的經卷往往包含事實與寓意(象徵)交織的情況,因此要通過上下文對照,逐步觀察經文對神、對人、對神人關係是如何看待。(古代經典常常有這樣的情況,裡面的人物和事蹟是否真的存在於歷史當中,已經很難釐清這是回顧歷史?還是象徵手法?我個人比較傾向象徵手法,這對於我們詮釋古代經典可以帶來更大的討論空間或開啟新觀點,也不被一些枝節問題困住。)

因此,3:5蛇說:【因為 神知道、你們喫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 神能知道善惡。】所以眼睛明亮不能只是看做眼睛發生某種化學變化,它代表主體角度的改變,並且主體角度的改變是因心靈的體會改變了。

舉個例子,小時候很羨慕同學騎單車,後來學會騎也得到一輛,這時心靈的體會就超越走路的感受,尤其覺得自己活動範圍擴大,決定自己身體移動的權力也擴大了。這種感受還不是最快的,像是大學時代同學教自己騎越野機車(Yamaha DT-125),當機車從陡坡上衝騰空、然後安全著陸再往前衝的時候,眼睛就一亮。除了從字面解釋的性意識之外,人生會遇到七情六慾和事務變化的衝擊,眼睛一亮的經驗會不斷累積。這一切的經驗累積,都是自己當下決定,沒有和別人事先商量(更不用說徵得父母同意)。眼睛一亮之後,當下就會明白自己後續還可以做出什麼事,未來還想再試試、再延伸。說白一點,當某個單純的中學生,第一次被同學帶去看情色電影,一定也是瞬間亮眼。

按照古代神學家的說法,這個亮眼經驗就是與神關係拉遠的開始,它也就是罪的開始。

亮眼的東西一定對人產生很深刻印象,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人當以自我主體去走向神沒有開放的路子,人也知道這是打破神劃的紅線,人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去遮蓋,想表面上保持無辜的樣子。人的世界裡,遮蓋的想法和行為是極為普遍,遮蓋的對象不見得都是神,也可能是其他人、法律、倫理等等,而人為了遮蓋就在這當中,夾雜快感、興奮、痛苦、不安,而被往返拉鋸(怕被揭穿又不願放棄)

話說回來,為什麼聖經說撒旦是謊言始祖,就在於牠沒有告訴人:其實人沒有完全的能力來做為自我主權;人的智慧能力是有限的,但人若打開慾望的潘多拉盒子(慾望無限),那就是災難。所以這邊的經文寫道眼睛明亮其實是負面的意思;智慧能力有限的人看到無邊慾望,很難有能力抵擋得住。包括現今人類對於開發AI和機器人的渴望,都是來自亮眼經驗,但AI和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會帶來什麼結果,沒有人敢去預測,但知道的越多可能越毛骨悚然。基督信仰的解答是:回到神那裏悔改,得神赦免,重新回復神人關係。

信仰之所以是信仰,絕對不是只求福氣、求保佑,最重要的是學習心靈操練,看出自己的有限/上帝的無限,然後謙卑自己、交付主權於神,時時觀察自己的過犯,求神幫助自己看穿罪性、克服過犯。新竹信義神學院大門對聯就有這層意思:

不再是我、乃是基督。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這是一輩子的功課--

2022年8月1日 星期一

該隱與亞伯

昨晚小聚的時候談到該隱與亞伯的對比,從經文字句看到聖經提到幾個項目:

1.      亞伯(弟弟)的成就超越該隱(哥哥),這和聖經當中的幾個典故一樣(雅各/以掃),都是老二贏過老大。

2.      亞伯是畜牧業、該隱是農業。

3.      亞伯總是將第一個收穫獻給上帝,該隱則未必。

 

1.老二贏過老大,這和後來的經文類似,如:「在前的將會在後、在後則將在前。」(馬太福音 20:16),人間倫理可能以時間、空間以及相關的質量來立論價值的高低順序,或作為評價的基礎,但是上帝的價值觀不是一定如此;早來的葡萄園的雇工以為自己做工時間最久,所以與後來的相比,自己理當得到較多的工資,但園主卻否定早來雇工的想法。

2.畜牧業價值是否高過農業?老實說,它應該是相對的。因為創世紀的紀載可以看到人原來是吃素的,挪亞時代之後,人可以吃肉。經文撰寫者應該是強調獻祭的意義,因背後是用以表達一種平衡的宇宙觀;事務的變化如何而來,也將如何而去,這是很古早就有的觀念。罪惡發生/罪惡消去:因某個不當行為而使罪惡發生,跟著出現不平衡的狀態,所以要用另一種行為來矯正罪惡,使這不平衡的狀態回歸平衡。所以當人自己發生罪惡行為,本該是行為人自己要去付出代價(受罰),來消除罪惡。舊約時代用牛羊獻祭來代替人的受罰,牛羊就是一種活物表徵,到了新約就是指亦神亦人的耶穌。因此,該隱獻祭沒有被神看中,是一種寓意,代表獻祭(特別是贖罪祭)有其核心意義,祭品就有一定的規矩。

3. 經文剛好寫道亞伯將頭生的羊獻給神,但該隱的部分則沒寫第一個收穫。我個人覺得將第一個收穫獻上也是重點,不論我是哪個行業的,因為這代表自己與上帝的愛之關係。這部分牽涉個人主權/主體性的問題,跟上面第1點的論述剛好搭起來:對人來說,做工得工價是再正常不過,我花勞力去獵捕一隻野豬,野豬之所以是我的,因為我付出的勞動力轉化為那隻野豬。同理,為什麼我值得拿那份薪水,因為那是我付出勞力做工轉換來的。但基督信仰挑戰這個概念,聖經表達了人其實本來什麼都沒有!人終其一生要學習體會的就是這件事,套句華人常用的一個詞,就是【無我】。我的成就、智慧、能力、財富,如果與恆久無窮相比,其實比滄海一粟還小,比瞬間還短,但人的主權/主體想法,會緊抓眼前現有的不放。就因為有這個想法,所以會衍伸各樣的心思、情緒和不安。這部分就是宗教信仰要去對付、修練的,基督信仰是以上帝為核心,讓上帝成為人可以安心走向無我的保證。亞伯在這件事做得比較周延,而該隱比較不足,因此該隱的忌妒心、瞋恨心蓋過了無我,導致他人生的走向漂移。很弔詭的是,當人緊緊抓住了自我主體,也會是高度的漂移。加拉太書2:20,保羅提到「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就基督徒一生的功課。

復活

復活節來了,昨天學校教職員團契有一場應景的活動,並且邀請一位老師講他信主的歷程。 他特別提到復活是身體復活,重新有個完全不同的身體。 我坐在底下,一方面恭喜這位老師從高中之後,年紀輕輕就有興趣接觸信仰。另一方面也感到一點疑惑;復活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身體在自己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