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0622雜記

談到恩惠相遇的的工作,一定會想到其它教會的觀摩和分享。
記得去年初曾去樂河教會觀摩,當時它還是前鎮教會開拓的一個據點,可能算是佈道所的層級,現在剛剛升為正式的教會。
其實他們的場地很小,只能像一般店面的作法,把廚房擺在騎樓,包括洗碗的地方都在騎樓。因此,比較起來,我們教會算是很不錯的。至於菜色,其實非常簡單,並且每道份量都不多。我記得那天吃的是一個簡單的蔬菜湯、一小片比薩、一點義大利麵等,主要是靠餐具陪襯才感覺ok。
至於台南靈糧堂就有比較大的變化,他們按著環遊世界的概念,安排不同國家菜色。
我們教會並沒有特別要求如何的設計,倒是餐具也跑去買大同出的,雖然找最便宜的種類,但是看起來仍然不錯。
想來想去,菜色可以每週變化,但是上菜的方式應該簡潔,使出菜的作業簡化,包括服務組同工也舒服一點。因此,大體決定先一杯水、再來是主盤,主盤包含主要的菜色以及飯食,後來在實際進行的過程發現有些主菜是用燴的,不能放在主盤,還好另有可以搭配的橢圓形小碗搭配,看起來也不錯。不過當初設計主盤是每盤有三樣菜一份飯,如果當中一樣菜放到小碗,整個主盤會感覺東西少了點。因此,只要有燴料另裝的時候,主盤就再加一樣菜。
此外是糕點,山東街那家麵包店越買越覺得貴。此時一位同工曾熱心幫忙買脆笛酥,一支不到一元,本來以為有方向了,不料第一次試用就漏氣;上桌才發現都是軟的(變成軟笛酥!),原來是罐子一打開就得馬上吃,否則一下子就軟了。因此和MANDY先去三鳳中街看看,兩個人從頭走到尾,她覺得這些店家沒有糕點、只有一些不怎麼樣的餅。後來又輾轉到中華路、自由路和富民路四處找,還好富民路那家還ok,平均一片糕點大約四元到七元之間,算一算比山東街便宜,後來大家也覺得不錯。我們另請年輕同工幫忙在糕點盤上面畫巧克力醬,看起來更不錯了。
水果的部分也是一個小挑戰,因為很多水果實在買不下去:太貴了!梨子、葡萄、香瓜、、、都很貴,香蕉不貴卻不能切(會變黑)。因此去水果行的時候,感覺和以前很不一樣;我上門第一件事就專門看一斤幾元;超過三十元以上的完全不考慮。很自然地,我們每次吃的水果多數都是當令,價格大體還能接受。即便如此,我們每次八九十人的水果成本最少也要五百以上。以最後一次為例,我們吃西瓜、番石榴、蘋果,西瓜一顆310,雖然我知道好市多一百多就有,但是一則路遠,另則品質算普通,我還是去九如四路的黃昏市場找。那個市場有個賣芭樂的,品質ok,這次剛好大出,七「大」顆才一百。
現在想想,還蠻有意思的。

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

0616雜記


製作飯食的天敵就是人有變化的欲望;不能每次都吃一樣的東西。

家裡魚和烏龜從未吃膩同樣的飼料,每次看到飼料接近就躍躍欲試。尤其是血鸚鵡和烏龜更不挑食,如果打到蟑螂,他們也吃(放心!從來沒生過病。我都稱這是增加鈣質的機會)
或許是因為人乃有靈的存在,就是跟萬物不同。
所以囉,料理組的難題在於菜單,到底要給桌友吃什麼?跟媽媽們接觸後,他們其實也頭痛這問題;你要他幫忙洗切煮炒都ok,就是菜單面有難色。所以在下必須硬著頭皮上陣。第一件不是菜單,而是考慮教會整體的軟硬體環境,
在此之前,已經先做了以下初步構想:
一、 空間與硬體
我們教會的廚房比較小,以我觀察愛宴再推想,一次做五十人份的東西會相當繃緊,因為不論中西式餐飲,大致可分幾個要項:湯、點心、水果、菜(可能數道)以及飯麵(含麵包)。要做成五十人份必須配合洗切、煮食、配置等三個區塊,而且還得扣掉冰藏空間。所以,廚房不能只靠教會的,需要幾個會友家裡的廚房幫忙。
二、 上菜方式
如果我們看其他教會的料理樣式,上菜是以一人一份為原則,但這是從西式而來,我不認為每週都非西式分食不可。各個料理小組可以考慮中式,每桌成員共同分食(合菜),因為這方式可以減輕廚房的工作份量。當然,若是做西式料理,就得用西式分食。
三、 預算會議
一定要由執事、總務、料理的同工在三月初事先開會,討論預算空間。料理同工得在開會前大致提出各類食物的清單、成本、基本菜色。總務最好事先了解各類食物的價格行情。執事則幫忙計算料理佔整個恩惠相遇成本的最高比例是多少。三方一起抓出成本管控的實際數字。完成後,請總務組按時採買。
四、 料理同工在預算會議前的預備
由料理同工們一起開會討論幾次中式幾次西式的餐飲,並具體地把各週菜色勾勒起來。舉例
1.西式:巧達濃湯:蟹腳肉、蛤蠣、豬肉、奶粉、芹菜、蕃薯粉
麵包:土司或小餐包
蔬果沙拉:小番茄、大陸妹、小麥芽、苦瓜、千島醬
牛排:紐西蘭沙朗、紅蘿蔔、蕃薯
水果:香瓜、
蛋糕:大理石起司蛋糕
茶:英式早餐茶
2.中式:飯
排骨黃瓜湯(豬中骨、大黃瓜)
炒三鮮(蛤蠣、魷魚、豬肉、芹菜)
香菇燴時蔬(生香菇、青江菜、蠔油)
滷豬腱子肉(滷好切片,上加腰果)
水果
五、 料理合作模式
強烈建議只能聽一個總指揮,由他分派各種任務,包括決定各料理部門的分組。我自己主觀的看法是點心、沙拉和水果有專人專組做,他們不用管煮食的事情(包括衛生的考慮)。從這當中可以想到目前的料理組(廚房組)人數本來就少,又要分三組輪週做,可能會非常辛苦,也怕做不來,有的人年紀也大了。因此第二個建議是要補充人手。一週為單位的話,每週最好有7-9人擔任料理。(我主觀的拿捏,也許用不到這個數字)
六、 同工的晚餐
這部份如果由料理組來做,感覺有點問題,需要討論。

後來牧師很熱心,提出一些意見給大家參考:
以食物來說,中西式都可;以送菜方式來說,恩惠相遇的作法全都是西式。
原因有三:
1.桌上有禮物、有手冊、有花,很難擺共用的盤菜。
2.恩惠相遇的食物重在視覺,不在量多、飽食。和菜吃法有人會吃太多,有人會不好意思吃。
3.萬一有人不遵守公筷母匙,勸說會破壞氣氛,不勸說,萬一傳染細菌或病毒很不好。
正面來說:若要省事,建議盡量用買的,我們只做擺放。
我手邊有一份西式餐點,每組50元,共有六種組合。舉例:
第一組是黑森林蛋糕、日式泡芙、磨菇雞丁派、丹麥燻雞。只要加一份加哩燴飯(成本20元)、一個湯,就感覺很豐富。
最後一組是胚芽蛋糕捲、椰蓉塔、加哩餃、披薩培根芝士。只要加一份五穀菜飯(成本20元)、一個湯,就感覺很豐富。
每一組的前兩項都可以二選一(可省10元),我們自己另加一份水果(成本10元)。這樣每人每餐大約是80元。

本來我和部分同工要試吃這家牧師介紹的麵包店,不過它遠在三多路,而且買一種點心最少要一千元才能外送,因此作罷。至於餐點則決定中式菜餚、西式擺盤,點心則找教會附近的麵包店(在熱河路與山東街交叉口,那家感覺貴而且有一次提供的起士吐司硬得跟棺材板一樣,就再也不找它了)主要的餐食則以自製為主,剛開始先部份外包。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0614雜記


恩惠相遇的廚房工作的滋味如何?不知怎麼講,剛剛聽到一段歌詞,倒可以形容一部分:A DO NAI..............我沒有任何玉瓶獻給袮,也沒有香膏獻給袮,懇求主按袮形象再塑造我。
原本是想逃避,結果跑到另個網羅。不過我很清楚,這是另種訓練。
九十個人要吃東西,要吃什麼?我真的得感謝主,因為回想到二十八年前母親過世,傷心之餘是面對體衰的老父,那時我大一而他已七十三了,開始試著去菜市場,一邊騎機車一邊想以前爸媽做過什麼菜。是從那時起,真正用腦筋去切合實際生活。
除了切、剁、炒、拌等等技術,比較麻煩的是每天不同的菜單。因家庭習慣,每頓正餐至少兩樣菜,最好是三種,肉與菜的比例大約是一比二,另外要有湯。還有飯,米與水比例要多少才符合家裡口味(我父親不喜歡黏膩,要爽粒)。感謝主,那時逐漸學會品味各種肉類與蔬菜的質與味,透過對每種菜料的質味,進行內心的配對。比如做一道洋蔥炒豬肉,它的口感的質是黏的,味道是重的,因此配合的蔬菜就要中和它,用清爽的方式處理(可用半炒半煮的莧菜)。訓練的過程也很特別,好像要讓我重新了解以前母親對我的愛是這樣不容易;冬天切豬肉時,對這半結冰狀態的肉品要用力下刀,一直到兩隻手失去知覺,再從失去知覺變成痛覺。到了夏天,家裡僅父親房間有冷氣,廚房沒有風、溫度將近四十度,終於嚐到什麼叫做揮汗如雨,它跟在原野打一個下午的棒球完全不同。那時心裡想自己的同學,他們可以在校園享受很多活動,我除了上課只能在家服事,真的很羨慕他們,也覺得自己待在一個黑暗的小角。
鏡頭回到第一次恩惠相遇練習,檢討的時候剛好有人提出菜與湯不夠熱,我的回應很簡單,必須把上湯與配盤的時程壓縮到最後一次出清,感謝主,這群媽媽還承受得起我的要求。等到五月之後,天氣熱了,教育中心也悶起來,但是我仍然狠下心:原則上冷氣不開,電扇也不開。謝謝他們默默忍耐,也請他們原諒。我知道他們每次熱到硬撐,又熱又累,飯也吃不下,只能簡單打包一點飯菜回家、洗了澡再吃。有人進來,問為什麼不開冷氣?看一看又走了。工作還很多,我沒有辦法一一解釋。等到湯和主盤都送出去,我才讓教育中心涼爽起來。
鏡頭再轉到眼前的書,是一本談默觀的書,作者引用了以下一段話,讓我有了新的體認,知道這一切都有主的恩典: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
(腓二5-11
我終於了解這是一個虛己的功課,我還沒認識主之前,祂已經在教導了。

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0613雜記

恩惠相遇的廚房工作終於告一段落,感謝上帝也感謝很多人的愛心奉獻,包括蕭媽媽、吳媽媽、吳媽媽的女兒、郭媽媽、菜燕、英娟、淑惠、惠敏,以及各路幫過忙的人馬,像是蘇菲、曼君、國賢與小米夫婦、皓臣、、、阿!還有皇成幫忙買了很多工具。想寫幾個簡單的回憶。
先從一件事情開始,我記得教會曾邀請台南靈糧堂前來分享,那時我自願分配佈置工作,曾看到媽媽們正仔細參考他們的成果照片,也學習別人怎麼設計簡易的水果造型,心裡覺得他們不簡單,一切重頭學。不料後來變化很多,副桌長、副總管、乃至有一天牧師要我和雅文選擇桌長或料理負責人,那時一直有個退隱的思想,就當下接後者。
接下之後才發現一切都是空的,雖然看到別人做的成果,畢竟是別人的經驗。自己從未做過八十到百人的份量,每位媽媽也是一樣。雅文也告訴我,她擔心廚房重踏過去的問題;同工之間因一些堅持而導致紛爭(還有人出走)。但是事情總有個起頭,就像耶穌傳道也從祂自己一個人開始。
怎麼辦呢?要讓來賓吃什麼?我的同工平均年紀比較大,他們多數有家裡廚房的經驗,有不少個人的作法,缺的是整體合作、和從菜單以迄工作流程的設計。好吧!真的得把過去的工作經驗拿出來,更要倚靠神的大能。
說到神的大能,還真的有見證。比方說去年曾經做過一期少年學園,我和MANDY幫忙輔導國賢與小米夫婦的小孩,我教國語作文、MANDY教英文。小米是MANDY大姊的專科同學,這兩年常去他們開的快餐店消費,我們小組的訂餐也靠他們提供。不料這樣一點點的服事也有見證;擬菜單的時候常跑去問他們意見,後來乾脆幫忙我們買食材。因為教會預算有限,必須設法找到便宜的貨源。國賢很阿撒哩,可以弄到批發價。我記得有一次主菜是去骨雞腿肉,外面市場一片要三十三元,國賢透過自己的供貨商買到一片二十五元的價格;大骨現在零售一斤四十元。還好我們吃到二十五元一斤。光是購買食材,他們夫妻倆就幫我解決大半的問題。你不相信的話可以自己到果菜市場一趟(五十層大樓旁),雖然供貨商很多,他們不會給你批發價,第一是不認識你,第二是你的購買量太少。所以仍得透過關係採買。
跟他們請教當中也學了不少,例如台灣做的太白粉品質有差,勾芡完畢看起來OK,但是溫度下降之後就會出水,菜就不再黏稠而走樣。怎麼辦?還好日本人做得好,就用日本貨。不知去哪裡買?沒關係,這次就先給我一些應急。肉類是平常大眾的重要食材,親自了解才知道未來世代是很艱困的,光今年上半年以來,豬隻從五千一頭漲到八千,大樂賣的雞腿切盤去年底是一百四十元、目前是一百九。魷魚年初一 斤一百四,現在是四百。一個月前筊白筍一斤七十五,最近變九十。我去教會旁的水果行(剛關門)買檸檬,才十二顆就要一百四,幸好去果菜市場找到一攤,二十四顆一百五(而且每一顆都超大超有水)。我只知道少部分物價有跌,雞蛋一顆四元跌到三塊二、西瓜一斤十七元跌到八元。凌晨五點,果菜市場已經人聲鼎沸;各餐館、小吃攤的老闆們吃力地扛起他們那天要用的食材,開著一輛輛破舊的機車、卡車離去。我想到一般云云眾生的薪資有沒有跟著漲很多?求神憐憫台灣。

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0606主日訊息的聯想


到了晚上,他的門徒下海邊去,上了船,要過海往迦百農去。天已經黑了,耶穌還沒有來到他們那裡。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門徒搖櫓,約行了十里多路,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他們就害怕。耶穌對他們說:「是我,不要怕!」門徒就喜歡接他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約翰福音616-21

今天是德家講道,也寫點感想或回應。

看到耶穌在這當中講的唯一一句話:「是我,不要怕!」晚上聯想到神在曠野向摩西介紹自己:「我是自有的。」這兩句話都很經典地傳達兩個位格之間的互動;原本神與人原本是不同層次的存在,也因為人的罪性與罪行而與神分隔了。但是神與人的關係卻有特別的變化:耶穌是從海上走來,並且帶著門徒瞬間到了目的地。而摩西自此開始走進與神同在的第三階段(第三個四十年),歷經數算不盡的曲折、教訓和恩典。

這兩句話都提到了「我」,而且是沒有迴避、沒有閃躲。神突破位格之間的層次與存在差異,直接進入人的層次,向人說話:祂主動想跟我們說話、溝通,乃至要讓我們經驗其生命內涵,讓我們也跟著豐富了。耶穌門徒與摩西也都有遲疑和驚惶,最後接受邀約乃至生命得勝。

祂本來就在那裡,是我們心靈的眼目注意其他去了,變得不認識祂,這世界的一切也都是這樣,是我們自己的慾望轉變了世界也轉變自我的生命以致枯竭。可是祂就在那裡,始終沒有走開,也始終向我們邀約要使我們從枯竭走回豐富。

復活

復活節來了,昨天學校教職員團契有一場應景的活動,並且邀請一位老師講他信主的歷程。 他特別提到復活是身體復活,重新有個完全不同的身體。 我坐在底下,一方面恭喜這位老師從高中之後,年紀輕輕就有興趣接觸信仰。另一方面也感到一點疑惑;復活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身體在自己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