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選舉到了,基督徒在那裡?

幾天前的中午聽廣播,有位康寧大學助理教授張世強(天主教徒)上節目與主持人鄭村棋對談,主持人看到來賓剛寫過一篇文章:「選舉到了 ! 天主教徒,你為何沉默不語」見證月刊(424期,2011年)。主持人覺得選舉到了,宗教界對此到底看法如何,是非常重要的,宗教界應該以其教義或神學判斷候選人及其政見,不能動輒以政教分離為由而默不作聲,乃至教界領袖如何幫助信徒做判斷。那次聽了之後感覺張世強的說明相當清楚細膩,印象深刻。沒想到12/25單國璽樞機主教在某個場子大力讚揚藍色政黨候選人,張世強在今天於中國時報發表一篇短文,向單主教發出諍言。以下是原文:

敬愛的單樞機! 天主教徒不能自失立場!
2011/12/27
《中國時報》新聞報導〈馬二天訪四大宗教〉(二○一一/十二/二十六)指出,樞機主教單國璽表示,馬英九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個受洗的總統,小時候即已受洗,一路走來,言行從來沒讓天主教丟臉。希望馬總統以耶穌的慈祥及原則,保持清廉,繼續維護人權、民主、自由;馬英九隨後微笑回應,未來治國一定不會忘記耶穌的教誨。
敬愛的單樞機,您卓越的宗教智慧與超脫生死的豁達,包括我在內,早已為國人由衷欽佩;但身為一位天主教的平信徒,對於您上述發言所可能衍生的負面效應,我卻必須指出心中的深切憂慮,供您參考:
首先,《天主教教理》(二四四二)與《公教徒參政應注意的教義問題》(二○○二年教廷信理部)指出,神職人員不宜直接干預政治(這是在俗教友的義務),教會也不應支持特定政黨。當然,神職人員可以有個人的政治立場與判斷,但不宜將個人立場與教會立場畫上等號。也許,單樞機您個人無意代表教會發言,或支持特定候選人,但您的發言會不會讓公眾產生此種理解,進而使教會捲入政治漩渦之中呢?
其次,樞機主教暨波士頓總主教歐馬利曾言:「如果我為了私利或經濟考量而非道德指引投票,我應該從投票簾後趕快躲到告解簾後!」一語道破天主教徒不同於一般外教人士的政治抉擇判準。如何維繫「人性尊嚴」與「公共利益」,才是天主教徒最關注的議題,像是「廢除死刑」;唯有能清楚表態、回應並贊同這些重要生命議題的候選人,才堪稱天主教徒可以選擇的對象;但很遺憾的是,做為一位受洗的天主教徒,馬英九不僅不願揭示個人信仰立場,反而表態「從來沒有贊成廢除死刑」(《中國時報》新聞報導〈廢死聯盟期待有誤馬:沒說過要廢死刑〉(二○一○/○六/十六)。如此閃爍其詞、遮掩立場並顛倒立場,一旦外教人士以為教會表態支持他,天主教會豈不「自失立場」?
再者,聖經上曾言:「信德也是這樣:若沒有行為,自身便是死的。」(雅二︰七)「受洗」固然是界定一位天主教徒的標準,但「行為」才是真正讓人認出我們是一位天主教徒的關鍵。就像台灣政客都會說自己是「客家人」一樣,歐美各國很多政客一到選舉,也都會說自己曾經是受洗的天主教徒;但他們「言行不一」的表率,卻往往成為天主教會備受世俗社會誤解的原因。如果單樞機希望教會不要繼續被外界錯誤理解,嚴格要求並批判自詡為天主教徒的政客,不失為真正讓外界認識天主教會的契機。

對於張老師的看法,個人不是天主教徒,不敢說好或不好。但至少是個借鏡,基督教到底如何,我們都知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其傳統立場,其他各宗派則不特別明顯。也許我們應該審思,到底基督徒的日常生活應該如何與信仰搭起來?政治應該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有人怕說多了會造成傳福音的阻礙,但我們有沒有想過,社會上出現這樣多的不公不義,我們只習慣在自己的安樂窩,不斷用末世論告訴自己這些都會過去?所以不必管它。若是如此,我們可能距離理想的基督徒會更遠,傳達的福音也可能是殘缺的。
太高遠的問題先不論,至少應該要釐清:
1.性別平等(含性別教育、婦女政策、、、)
2.生命維護(含墮胎問題、孕婦保障、、、)
3.貧富差距(含稅制、微型企業扶持、、、)
4.司法公正
5.教育改革
這些候選人告訴民眾他對這些問題的想法如何,這和我們的教義有無落差或符合,應該是很實際的信仰操練。

1 則留言:

Areopagos 提到...

轉貼這個文章沒有表達支持或反對哪個候選人的意思,重點是宗教界應該自省,從教義出發,明白自己的判斷應如何著手以及認定。
就像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長期支持綠色政治團體,他的論述基礎是在住民自決(其中的神學觀念來自「出埃及」),這標準就可以讓大家評斷是否合適。我個人對於以歷史角度詮釋出埃及以至推論住民自決是有疑問的,但至少可以看到他拿出的標準是什麼。

復活

復活節來了,昨天學校教職員團契有一場應景的活動,並且邀請一位老師講他信主的歷程。 他特別提到復活是身體復活,重新有個完全不同的身體。 我坐在底下,一方面恭喜這位老師從高中之後,年紀輕輕就有興趣接觸信仰。另一方面也感到一點疑惑;復活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身體在自己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