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從金融想到保險

寫了一些有關金融的意見,但是個人到目前為止仍不能下定論,認為基督徒要遠遠避開金融。理由是我們就是生活在資本主義的體系,除非逃到原始叢林,否則就得面對它並且與其接觸。
除了我們慣常想到的投資或儲蓄之類,金融在整個資本主義體系當中還有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分散風險或避險!其中最明顯而為眾人熟知的就是「保險」。
其實在基督信仰當中,若走到某個極致,「保險」是可有可無的。此話可以從哥林多前書2:9-11「如經上所記『上帝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只有上帝藉著聖靈像我們顯明了。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是上帝深奧的事也參透了。除了在人裡頭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上帝的靈、也沒有人知道上帝的事。」當人明瞭此事,就不自主地放下自我的堅持,乃是開放自己,學習聖經提到的:神靈在哪裡,哪裡就有自由。像是走到郊外,忽然飄來一陣霧氣,不知自己身在何處,本來因著害怕而衝動要突破霧障,但隨即為神靈的感動而放緩,讓自己慢慢隨這感動而品味、走動。
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一般人沒有辦法這樣任意放開,也沒有能力輕易地走進這樣境界。為了擔心不可知的風險,保險勢必應運而生。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醫療費用、子女扶養、房屋安全、車禍賠償、銀行信用、航運避險、、、乃至保險公司本身的承擔能力,這種種都基於不可知的未來,必須按理性計算並透過集體投入而風險分散的方式,以使「萬一」發生時,得以維持現有體系的運作,小者如個人可以得到較佳的醫療並維持經濟生活而不致破產或財務困窘,大者則可以避免公司倒閉。這種作法在本質上屬於理性計算,使交易的成本容易估計,促使交易活絡,減少交易風險。因此,即使是台灣信義會也找保險公司規劃年金保險,保障教牧人員退休後的起碼生活。
只是保險本身也不見得完全沒問題,它一樣有價格與保險標的範圍的問題,就如同車險的理賠額度必須看要保人投保多少錢;「萬一」保得少卻發生大車禍,那還得自掏腰包。因此,比較麻煩的是弱勢者面對這樣多變的環境,他沒有足夠的錢去投保商業保險,就真的要自求多福了。另外,富人也會利用保險來理財或規避稅賦,使貧富差距更大。(以全國五三七萬綜合所得稅申報戶分為二十等分,二○○七年位於金字塔頂端最高五%的平均所得為四二八萬餘元,位於最底層五%平均只有六萬九千多元,兩者相差六十二倍,創下歷史新高。一九九八年時,台灣最富有的五%與最窮的五%相差三十二倍。)
雖然政府推動公保、勞保、國保(國民年金保險)、私保(私立學校教職員保險)、健保,看起構築起社會安全的體系。縱使真的全面年金化,卻有短期與長期的盲點。短期來看,除公保外,其他的社會保險給付都很少,算一個意思罷了。(如果是一次拿退休金,以勞保老年給付的平均值看,60歲退休後不到8年就會用光,但國人平均退休後的餘命大概接近20年,所以更是嚴重)。長期來看,社會保險是以目前有工作收入者的錢去支持保險給付,可是未來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又不能保證國家未來的經濟生產力會繼續向上,所以長期會出現給付需求越來越大而交保費的人越來越少。如此一來,從公保以迄健保等社會保險,通通要面對入不敷出的破產問題,這絕不是靠政府多印鈔票可以解決。
因此活在這其中,保險勢不可免,卻也不能完全靠它。勢不可免,乃是盡資本主義社會一員的義務,也使自己得有應變能力去承擔責任。不能完全靠它,在於保險本身也有盲點。前面提到的霧中意境似乎就不再是浪漫的憧憬,乃有嚴肅而生命的意義。曾有個古代基督教作家寫了一本書,叫做「不知之雲」,作者原本尋求一種意境,彷彿身處在霧中的晦暗狀態,可是因著與神同在,安然平實而如同光亮的白晝。這其中似乎告訴後人學習放下自我的執著,然後上帝的靈自然進入我們心中,智慧的光亮才能開啟。面對保險理財的問題,就有另番不一樣的想法,並有平安的決策之心。 所以聖經啟示的意境很高,但也可以具體在生活決策之中。
後記:雖然聖經給予世人末世論的啟示,但在末世到來之前,仍應學習在基督內活出人的尊嚴,這尊嚴來自我們如何倚靠神給的智慧、信心和引領,在交託當中盡到身為現代人的權利、義務、責任。在資源有限的情狀下,引導我的理性決策,規劃最合適的且能力所及的保險額度,使變卦來臨時減少傷人傷己,也不致拖累家人。如此的作法已把愛心放在其中了;我們為自己為別人都做了籌算。當然,更求神開恩,轉化我們的內心,轉化國家、轉化社會,讓處在貧困中的人也享有尊嚴。

沒有留言:

復活

復活節來了,昨天學校教職員團契有一場應景的活動,並且邀請一位老師講他信主的歷程。 他特別提到復活是身體復活,重新有個完全不同的身體。 我坐在底下,一方面恭喜這位老師從高中之後,年紀輕輕就有興趣接觸信仰。另一方面也感到一點疑惑;復活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身體在自己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