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7日 星期日

思考金融

感謝大家耐心看過,因自己能力有限,還弄不會深入淺出的方式,在此告罪。
從社會變遷史來看,現代資本主義應該是500年前從歐洲威尼斯慢慢發展起來(有興趣者,見黃仁宇著,「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前言),威尼斯當時是個城邦國家,但是已有會計簿記、股市、公司股份、保險等等資本主義的金融體系。在威尼斯之前,全世界仍有商業交易,但沒有具體的金融系統,頂多僅有簡單的借貸單位(如錢莊)。耶穌的時代存在的也是簡單的借貸體系或私人債權債務關係,還看不到現在多元化金融發展。不過,差別是現代的金融是把虛擬財產做更多元更大規模的擴張,古代則比較單純而小規模,因此這其中也有相通之處。
聖經的典故來看金融,提到的事情都與借貸有關。如果從舊約聖經尋找,第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利息問題;裡面就談到對同族人的借貸不可取息,對外邦人才可取息。此外,另有一個習慣是每七年有一次負債的豁免。除了可以了解以色列人在上古時代就有借貸以及利息的習慣,並且更可發現他們已經察覺負債的結果往往是無力償還!可是若不解決此一問題,基於有借有還的公平原則,債務人可能要賣自身、賣財產、賣眷屬,甚至成為奴隸。這樣的發展,債務人的人身自由將被大大限制,並且也波及毀壞上帝設立的宗族體制。因此,舊約就以不取利息、定時豁免、近親贖回等戒規來平衡,使宗族體制和人身自由凌駕金錢借貸之上。(利未記第25:35-55,申命記15:1-11)
因此聖經當中對於借貸並沒有明文禁止,倒先設想債務人事後無力還債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只是古代以色列人沒有用心體會。所以到了新約時代,不但宗族體制已經破壞,有借有還的原則可能在實際運作裡佔上風。所以耶穌的登山寶訓警告:「你同告你的對頭還在路上,就趕緊與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給審判官,審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監裏了。我實在告訴你,若有一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裏出來。」(馬太福音5:25-26)。
耶穌原來的意思是要親朋好友彼此和好(見同章第21-24節)否則神也不悅納其祭祀。但間接來看,承認有借有還的原則;是當時世代的運作方式。就如同人想要有正式的國家體制和領導人,神雖然不願意卻尊重人的選擇(撒母耳記上8:4-22)。在財產的觀念上,世間的一切本來都是上帝創造給人的,並沒有某一塊由某人獨佔。但人因著自我中心的慣性就想佔得財產,從而規劃「財產權」的遊戲規則,金融就是這規則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幫助獨佔的能力得以實現。這虛擬的遊戲本來就不是神的意願,是人自己的體制演變到沒有它就不行(資本主義社會沒有金融就一切崩解)。有人認為金錢借貸等等金融行為是魔鬼化身,這有其警告的美意,但個人覺得需要從實際的角度觀察。從耶穌的教訓慢慢開展觀念:耶穌在登山寶訓的話,本來是從和好解釋,但對於現代人來說,也可以談到還債能力的角度。也就是說,沒有本事還錢卻硬去借(過度的虛擬財產),結局就是下監!就是失去自由!
綜合新舊約的教訓,聖經已經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事實:人有資金需求,借貸體系一定存在,只是人沒有辦法完全評估全部的風險,可能今天我很有能力還錢,但不代表明天也一樣能。而且人常常過度輕忽還債等後續問題,就任意擴張信用而玩起虛擬的金錢遊戲,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一定有殘局要收拾。之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是因為剛發生問題時,人會因為眼前的教訓而嚴謹看待虛擬、信用以及擴張。但是當事情慢慢過去,虛擬的財富又會在心中佔上風。上帝知道人的軟弱,也尊重人選擇的制度,因此透過先知,把收拾殘局的方法表示出來(不取利息、定時豁免、近親援助)。不過,神也提示一個最重要的原則,人做任何金融行為之前要知道的: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1:7)「耶和華」指的是至高者,但無以名之,只好用兩個發音詞岔接而成。我們若以為自己可以透過人為方式操控未來可能的事情,那就大錯特錯了!從以前到現在的金融理論或經濟理論都是著眼於當前而提出的,後來發生的新問題往往不能從舊理論找到答案;好不容易找出補救的理論,幾年後下一個沒遇過的新問題又出來了。(這就是虛空的特性)人要敬畏那冥冥之中的至高者,不要以為自己的頭腦精巧至極;有敬畏之心才能保持單純、平安、平衡、平實,就不致任意操弄虛擬擴張的遊戲;會把虛擬財富放在承擔能力的評估中,決策也就不致妄為,才能壓低可能的風險。(當然,我們身在這樣的經濟體系,多少還是會跟金融打交道)

對個人而言,除了借貸問題,其他的金融行為也是一樣。結構債問題的來源是投資者根本沒有釐清投資標的到底是什麼?贖回的機制如何?只看到利潤是定存的數倍。有人曾經問過基督徒適不適合買賣股票或買基金?其實最後仍是看自己;我想融資嗎?融資會不會使自己產生壓力而導致決策患得患失?我有沒有這樣的心靈深度可以把錢放在某支股票或基金而半年不看它(或至少三個月)?我買投資型保單到底是想保險還是想投資?
對外在環境而言,可以預期台灣乃至全世界的金融體系一定會恢復,因為過度虛擬的部分已信用破壞而縮回去了,但無法預期未來永遠是太平盛世,因為世界還是以「人為」的慣性去解決問題。
據說某些地方習慣全家團員吃飯時,會在飯桌留個位子,有碗筷但沒坐人,意思是保留給那至高者,告訴子孫不要盡想吃乾抹淨的事,這也是種敬畏的心。所以,「恢復金融」是迫不得已的,更重要是學會敬畏之心,這才有自由的盼望。

1 則留言:

Areopagos 提到...

補充
我覺得華人有句話還是不錯:頭高三尺有神明。只是我們把它轉成信仰當中,代表上帝是那絕對的它者(otherness);第三者。一般的決策慣性是我/世界(或某對象)的兩者關係,例如企管流行的swot分析(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威脅),或博奕理論等,都沒有考慮第三者。這些分析到最後仍是利害關係做基礎,還是以人的慣性為前提,還是只考慮彼與此範圍。
很特別的是一些部落民族仍保持這種第三者的認知習慣,他們可能敬畏某種神明,可是卻在敬畏中維持了某種人與自然的平衡,也維持了心靈當中的平衡;永遠在心中保持一個禁忌所在。它看起來很愚拙,卻維持了平衡。
現代人從18世紀之後就改成以人的理性為中心,禁忌不存在了,甚至禁忌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探險所在。所以,從那時開始,人類的世界就不斷出現失控問題,包括核子武器、一二次世界大戰、性別取向、、、、

復活

復活節來了,昨天學校教職員團契有一場應景的活動,並且邀請一位老師講他信主的歷程。 他特別提到復活是身體復活,重新有個完全不同的身體。 我坐在底下,一方面恭喜這位老師從高中之後,年紀輕輕就有興趣接觸信仰。另一方面也感到一點疑惑;復活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身體在自己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