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續談金融

上回提到金融的分析,經驗較少,請大家包涵。
我先補充兩點,首先是為何資本主義會設法使信用擴張?在自由競爭的壓力下,不進則退;至少是要透過更多的交易者信用擴張,銀行才有錢賺。並且銀行也是企業,獲利率年年增加是經營目標。一般的交易者也習慣透過信用擴張來滿足需求。此時交易者不見得只是消費者,事業經營者更重要:透過擴張信用來滿足資本的需求(土地或地租、勞動、廠房、機器、設備、資金等)。
這種擴張信用的方式可能透過抵押、設質、票卷、保證人或無擔保放款等而獲得所需的貨幣(資金)。交易者本來沒有足夠的貨幣,是透過前述方式得到某種的資產評價,使原本不是貨幣的潛在資產轉換為貨幣。這種化無為有的行為就包含虛擬的成分。
保險也是,它本質上屬於風險控管與分配的行為。將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化為各種分類,並評價其承擔的成本,最後轉為交易商品,並且透過保險公司的整合,變作集體的風險分散體系;集合每個繳交保險費的交易者,集體承擔個別的風險。即使是保險公司也怕「萬一」個別發生的風險過大,集體承擔過大,也需要透過「再保險」來減輕可能的風險。銀行也類似,所以才有所謂的「中央存保」機制。
所以金融絕不是單純的金錢借貸或轉手,乃有虛擬而擴張的本質。雖然它有虛擬本質,卻又可以控制現實世界的運作:例如它可以透過這虛擬擴張的手法而得有大量資金,去收買某一公司股權,取得該公司的董監事職位,甚至掌有其所有權、經營權。這手法也曾被人利用而有竊國能力,如引發1997年金融風暴的索羅斯(George Soros),他旗下的量子基金利用金融槓桿來取得大量資金(虛擬手法而獲得的資金),並進而放空泰國的股匯市,泰國政府不察國家本身的經濟問題,竟拿外匯存底和索羅斯對作。最後泰國政府失敗,外匯存底虧空淨盡,泰銖劇貶,外資從泰國轉成美金外逃,量子基金和其他國際避險基金共賺進數十億美元。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A%9E%E6%B4%B2%E9%87%91%E8%9E%8D%E9%A2%A8%E6%9A%B4&variant=zh-tw
因此,金融對於現代人來講是又愛又怕的,其魅力是不易抵擋的。並且不論是大企業或中小企業,多多少少會借助金融來發展企業。除了一般的借貸業務,不少企業也會利用期貨等金融工具避險,但是這避險工具也會被拿來當做獲利的方法。我們生活在資本主義的體系裡,有機會不使用它,但是不可能逃避它帶來的整影響。我們可能要做財富分配或避險,普通的像買保險、辦房貸,大一點的買股票、期貨,即使都不碰,但是也會面臨它帶來的影響;例如高鐵員工最近面臨可能裁員危機,危機的來源是高鐵當初財務評估不當,使得貸款利息以及設備折舊提攤過大,目前已經吃掉高鐵一半的資本額(再不想辦法就要破產!)
對個人而言,信用擴張以及虛擬轉現實的手法是要戒慎恐懼!它是相當大的試探。記得剛信主的時候,有一次在GOOD TV看到矌健雄牧師講道,他非常痛恨金融,直接指出銀行是撒旦的化身;絕不可和銀行打交道。只是我們一般人因生活所需,可能很難完全做到。只是在這打交道的過程中,是否想到傳道書很重要的一個用詞:虛空!沒錯,多數世人都在虛空裡打滾,也在虛空裡建立財富。可是虛空又有現實的力量,我們恐怕要仔細思索。

1 則留言:

建屏 提到...

人生在世,虛空的無奈。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復活

復活節來了,昨天學校教職員團契有一場應景的活動,並且邀請一位老師講他信主的歷程。 他特別提到復活是身體復活,重新有個完全不同的身體。 我坐在底下,一方面恭喜這位老師從高中之後,年紀輕輕就有興趣接觸信仰。另一方面也感到一點疑惑;復活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身體在自己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