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巴蘭事件(中)

2017/7/5
談第二個轉折前剛好看到這篇文章:
「讀文組沒出路?別擔心 矽谷需要你」
https://tw.news.yahoo.com/%E8%AE%80%E6%96%87%E7%B5%84%E6%B2…
在台灣,人文學科的訓練不受重視,除了我們是第三世界的產業特色外,一般人也覺得人文學科對個人氣質有點幫助;跟賺錢沒什麼關係。不過這篇文章是美國人對自身市場的看法,文章最末提到「不可否認,人們將越來越依賴機器。不過,哈特利認為人文學科有互補的功能。我們有更多的科技,需要受過人文學科訓練的工作就越多。」還列了好幾個人文科系畢業卻在科技界有成的例子。
上週六晨禱的時候,牧師強調有些靈恩派信徒,到後來只聽神的聲音,讀經祈禱的基本功卻忽略了。這個討論也可以成為人文學科的考察,進而思索我們對信仰的認識,當然這都可以看到神的大能。
我服務的敝校是天主教所設,幾年前遇到一位同仁,他對信仰生活的理解有個特別的角度;他們天主教徒是在三個因素當中來均衡地過信仰生活:一、聖經,二、傳統,三、教廷訓導。他強調這三者卻一不可,也相互解釋相互補足。他的意思是聖經需要人解釋,這解釋的來源必須是權威的,而教廷訓導就是權威的解釋來源。他們的信仰除了看聖經,也認為信仰不只聖經,還包含自古以來的傳統(含口說與習慣)。例如他們對於神職人員的權威是上溯使徒彼得;認為彼得是第一位羅馬主教,所有的神職人員是從他按立下來,接續到如今。
500年前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出台之後,其中一個重要標誌是「唯靠聖經」,其中一個目的是要排除羅馬教廷的訓導,後來也排除大部分的天主教傳統。少數傳統留下來,其中像是聖餐禮,但簡化很多。
就以聖餐來說好了,這個傳統有聖經為典故,是耶穌親自立下的,但是經文的意思仍要解釋。天主教側重餅與酒就是耶穌的身體與寶血,當信徒確實悔罪之後,他手上拿的就是真正耶穌的身體與寶血,這叫「化質說」。但是宗教改革的重要領袖加爾文,他側重另一句經文「為的是紀念我」,因此加爾文宗(長老會)排除化質說,改為「紀念說」。馬丁路德呢?或許他是修道院出身,最後採調和的說法,認為信徒手上拿的既是真正的餅與酒,也是真正的耶穌身體與寶血。
一般信徒看到這裡,或許覺得這只是看法不同而已,儀式都差不多嘛!但保羅警告若沒有先好好悔罪,那就會吃喝自己的罪了。

這個例子可以看到一件事:物質(一個東西)和神聖存有(上帝)的關聯性。我們對於某個物質的物理和化學結構的觀察分析,就決定了它是什麼東西,以及它不是什麼東西。講到這裡,我的意思就是500年前左右的人,已經開始一個傳統,以形而下世界的道理來解釋某一東西的構造和變化,不再完全使用神聖方式來解釋。並且神聖方式太奧秘,而且無法使用現世經驗做分析。如果我們跳出宗教領域,看看當時的歐洲,剛好在那一段時期(前後100)是法蘭西斯培根以及勒內笛卡爾嶄露頭角的時候,他們是科學方法的兩位要角,前者談歸納法,後者談演繹法。他們都著重建立理性方法來認識這個世界,而不是神學方法(不過他們覺得這樣才能榮耀上帝)。因此從宗教與科學兩者的發展,內中好像有某種巧合,只是剛好同時發生而已?()

沒有留言:

復活

復活節來了,昨天學校教職員團契有一場應景的活動,並且邀請一位老師講他信主的歷程。 他特別提到復活是身體復活,重新有個完全不同的身體。 我坐在底下,一方面恭喜這位老師從高中之後,年紀輕輕就有興趣接觸信仰。另一方面也感到一點疑惑;復活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身體在自己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