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約翰福音20 約書亞記13-14
約書亞記13-14談到約書亞進入晚年,仍有部分地方是迦南人佔領,但約書亞仍開始分派地業給各支派。其中有一個人很特別,就是迦勒,他當初也是摩西選派窺探迦南的探子,但只有他和約書亞抱持積極正面的態度,其他人則喪膽消沉。耶和華紀念迦勒的心,也祝福他個別的地業,約書亞成就此事,把希伯崙分派給他。並且約書亞分派給他時,當地還是亞衲族佔領之地,所以迦勒仍得帶領自己族人打敗亞衲人,才真正取得地業。不過迦勒是甘心情願,當時他85歲。
相對來說,約翰福音20談到耶穌復活,門徒從驚訝中接受這個神蹟。其中有意思的多馬,他表示要看見耶穌釘痕且手指伸入肋旁,否則總不相信。多馬說這話時,耶穌並不在場。但過了八天,耶穌第二次來到門徒前,就直接要多馬試試。多馬當然嚇壞了,說[我的主、我的神。]耶穌回應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翰在最後一節結論:「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 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從表面看,迦勒和多馬只是意念的差別,前者堅定上主話語的信念,雖然上主看不見,無法用經驗科學證明。後者堅定另種信念。多馬的信念是眾人典型;要親自經驗到才相信,有的人還要百般推敲。
這樣要走入上主的信仰不是很難嗎?確實很難!因為生在文明社會的人已經習慣系統性的思考,系統當中要有經驗邏輯的連結。但這種文明的後遺症是人也逐漸遠離了超越經驗的境界,以致文明人卻有文明困境,甚至渾然不覺;系統性的經驗邏輯難以解決人的終極生命問題(例如對死亡的看待)。文明人還是遇到困境,雖然看似理性,還是有超越界的渴望。上焉者尋求解脫之道,下焉者算命燒香。因此人需要回返原本應有的對待,包含信念的鍛鍊。信仰更是如此,它的目的不是研究某種高深學問(雖然它也可以當做學問的一種),而是要在生命實踐中體會向超越的境界開放,並體驗到終極的價值與事實。當我們明白此理,後面就是在生活實踐與靈修祈禱中逐漸消化、玩味,然後再回頭體會經文的意思,使自己的心靈逐漸可以安然地向上主開放:以致於信。因此說它難,好像也不難。難處在於我們願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有限,並向上主開放。
默想:願主耶穌使我謙卑純樸,開啟我心靈之門,使我信入於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