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美事

1/9 馬太福音3 約書亞記21-22
約書亞最後規劃各支派要拈鬮分出部分的城邑及其郊野給立未人。然後再遣回地業在約旦河以西的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為他們祝福,讓他們帶著大量戰利品回去。不過中間發生一個插曲,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在約旦河邊築了一個壇,樣式是仿造聖壇。這件事引起約旦河以西其他支派的憤怒,認為以東的支派是不是背離了神,準備發兵攻打。但兩下溝通之後,瞭解原由,是東邊的支派留下證據,證明他們也是敬奉耶和華,不希望時日久遠而疏離。溝通清楚之後,眾人皆以為美。
在馬太福音3也有個溝通的事情,是耶穌正式傳道之前,也曾到施洗約翰那裡,請求為祂施洗。施洗約翰從小在曠野長大,是先知以賽亞所說的一位,要傳悔改的洗。這悔改的洗只是一個預備,人在未來還要受聖靈的洗。施洗約翰的工作是要幫助世人悔改,要以色列人超越律法的刻板印象,真正回到神那裏。正如以賽亞說的話:「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當耶穌來到約旦河邊,施洗約翰知道是主來了,祂是聖潔無瑕的,因此阻止耶穌受他的洗。但耶穌表達說「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禮)」。因為耶穌也是完整的人,祂認同了人,也願意與一般人一樣;接受相同的儀式。當耶穌受完約旦河的洗,隨即有如同白鴿的聖靈降臨於耶穌,就是聖靈的洗。天父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古以色列對彌賽亞(救世主)一詞的解釋是「受膏者」,在這邊就得了證實;聖父用聖靈膏抹了聖子。聖父不只表達耶穌是祂的愛子,而且耶穌盡了人的義以及神的義,這是天父所喜悅的。這也是一件美事;神與人的共融在耶穌裡面得了滿全。凡願意悔改並相信耶穌的人,就有資格再受聖靈的洗,進入神與人的共融關係。這關係不只是概念上的推演,它需要人一點一滴去用整個人的心靈去體會;不論是洗禮或聖餐禮,凡用心默察過程的一舉一動,聖靈帶動的效果就越發加多。我們的靈修亦復如此,累積到一個程度,神自然就讓我們的心靈打開,那個直觀的智慧就進一步成長,就像經上說的:「天忽然為他開了。」

默想: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沒有留言:

路加福音18:35-43

昨天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8:35-43)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但還蠻重要的。 瞎子向耶穌呼求的故事看起來很日常,不過從基督各宗派都很重視它背後的神學和靈修意義。 這裡面有幾個特色: 1. 乞丐是財物一無所有、身分低賤、瞎眼病痛:往往當作是人的象徵,被動等待上帝到來、身心有嚴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