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聖餐 愛宴


今年1/6,太25、哥林多前書11-12

11:21 因為喫的時候、各人先喫自己的飯、甚至這個飢餓、那個酒醉。
11:22 你們要喫喝、難道沒有家麼.還是藐視 神的教會、叫那沒有的羞愧呢。我向你們可怎麼說呢.可因此稱讚你們麼.我不稱讚。
11:23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
11:24 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捨有古卷作擘開〕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11:25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11:26 你們每逢喫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11:27 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喫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
11:28 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喫這餅、喝這杯。
11:29 因為人喫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喫喝自己的罪了。
11:30 因此、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死的也不少。〔死原文作睡〕
11:31 我們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於受審。
11:32 我們受審的時候、乃是被主懲治.免得我們和世人一同定罪。
11:33 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聚會喫的時候、要彼此等待。

這段經文非常有意思,表現初代教會發生的問題,就是耶穌教導的聖餐以及愛宴要如何遵守,尤其在這個敗壞的教會,我們看到哥林多門徒毫無次序。對保羅來說,聖餐與後續的愛宴是得按次序來,絕非虛應故事。後來教會逐漸上軌道,特別是成為羅馬國教後,整套聖餐禮儀開始成形。但是到今天,聖餐的意義以及愛宴的意義又慢慢淡忘,尤其聖餐很核心的部分,還是有爭議。天主教認為聖餐的餅與酒經過祝聖後就成為真正的耶穌身體與寶血,更正教的路德宗則認為餅酒與身體寶血兩種性質都存在,加爾文宗則抓取11:25認為只有餅與酒性質,因為耶穌說是紀念祂。這個問題其實代表西方世界在觀念上的演變,西方世界在中世紀之前相當重視人與世界的超越性,但是中世紀以阿奎那為代表開始重視自然啟示,認為透過對自然的認識也可以認識神,這個傳統到了中世紀末轉變成重視經驗界及其內在的邏輯(自然世界的因果狀態),此即自然科學傳統的開端。只是當時的人也沒想到日後神學裡的上帝越來越成為抽象的,當時的神學家認為神創造了自然之後,自然本身就開始有自主性;神越來越成為靜態的。按照這邏輯,聖餐以經驗角度看,既然找不出神存在於餅酒的經驗事實,那聖餐當然是紀念性質。只是從聖經對人的記載,人是有靈的存活者,「靈」代表的是超越性,是不同於物質性。也因為如此,人在進入聖餐禮儀時,神聖性在於以靈與神相通,因此聖餐的餅酒也會有其聖化的成分,這才得以是人與神相通的媒介。因此人若忽略這神聖性,自然會以人自己原本的慣性去看待聖餐,那聖餐禮儀就會越來越沒有神聖的精神,與神相通會越來越薄弱。也因此,平常的聚會可以輕鬆歡樂,但是聖禮則有其嚴肅與神聖的一面。因此,在聖餐禮儀中維持相當程度的神聖象徵,對於教友也會有幫助,包括誦念主禱文、舉餅杯祝聖、聖餐前的祈禱悔罪等,這些儀式配合日常的教會教導與靈修,一定有潛移默化的功效。

默想:求主憐憫我們,使我們在每一次的聖餐不只是紀念禰,更是從心中的靈裡走向禰,也抱持一顆悔罪的心。

沒有留言:

復活

復活節來了,昨天學校教職員團契有一場應景的活動,並且邀請一位老師講他信主的歷程。 他特別提到復活是身體復活,重新有個完全不同的身體。 我坐在底下,一方面恭喜這位老師從高中之後,年紀輕輕就有興趣接觸信仰。另一方面也感到一點疑惑;復活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身體在自己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