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康希事件

今天看到朋友fb提到「康希事件」?奇怪,出事啦?上網搜尋一看,還真的耶。康牧師被新加坡政府以涉嫌濫用至少2300萬新元(約5589萬令吉;合新台幣54千萬)教會公款,幫助妻子發展歌唱事業,今天連同4名教會成員遭商業事務局逮捕(新聞在此)。這下事情大條了,康希牧師是台灣很熟悉的國外牧者,常來台辦佈道會。他的太太何耀珊也是牧師,幾年前宣示進軍演藝界,想把福音傳入。不料何耀珊越來越奇怪,情慾色彩非常濃厚,但康希牧師都還是護著她。現在連他自己也跌倒了,屬靈破口是很難想像的。

早上回應fb,引用傳道書第一章經文

1:2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1:3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

1:4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

1:5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

1:6風往南颳、又向北轉、不住的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

1:7江河都往海裏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1:8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1:9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1:10豈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說、這是新的.那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1:11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實在不適合講風涼話,但有些觀念是該談談。

康希強調的是迎合一般人胃口,特別是華人;此生的順遂:財富、健康、好運、、、。簡單講就是成功神學,並且這成功神學來自於靈恩的偏向發展,到後來很容易掉入今生富足就是基督徒勝利的迷思(可參考這篇文章)。此刻不禁想到另一個人:查理富高(Charles de Foucauld),他的後繼者也按照一樣的足跡,仿照耶穌傳道前在拿撒勒的日子;木匠之子、貧苦勞動、默默付出,雖然他是一切萬有之上的。藉著這微小的模仿,我們乃能深切體驗耶穌為何道成肉身、貧困長大、身無分文、憐憫弱小、斥責經師、曠野祈禱、殉死十架。祂的死象徵在人世間徹底的失敗,神卻要在這樣的失敗裡成就真正的成功;乃能讓信靠者是個真正的信心勇者,可以永恆富足,也就是與神同在的圓滿。

6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一兩年前我偶然接觸到一個歸正神學、唯觸聖經的部落格,才對所謂的成功哲學、靈恩等近代教會常見的現象有進一步的認識,我也開始去檢視這些現象是否符合聖經的教導,才發現有些現象及教導比民間習俗還要"民間習俗",而我把過去在教會、研習會、特會聽到的全都照單全收,沒有加以分辨時,這些思想反而讓我失去了真自由。

謝謝版主提供新竹勝利堂梁牧師的文章連結,梁牧師後面兩篇文章另外再找時間來看。

Megan

Areopagos 提到...

蘇非 已針對您的文章「康希事件」留下新意見:

林後11:29 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

我們先不將這整件事只著重在基督徒在世的成功或貧窮與跌倒與否的關係來評價神的僕人或定義基督信仰,試著慢慢延展更進入深處.

如同我們若在世成功卻"己"不衰微則成功必成枉然,;若身處貧窮仍執著"己"之貧窮為榮耀仍屬無用.基督信仰的中心不在乎這瓦器本身看起來精美粗糙與否,而在乎裡面有看不見的珍寶.

這個世界總有足夠的資源與機會為頂尖成功者提供環境處於不斷的誘惑當中,他們所面對的試探及考驗可能是一般人或是貧窮人每天所需面臨的千萬倍,我們不犯罪並不代表著我們比他們更為有義,或許是神的保守將我們立於一個比較有利於不犯罪或尚未構成犯罪條件的環境中.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
而我們常無知的以為類似康熙牧師的跌倒才叫跌倒,平常的貪小便宜公器私用就無關痛癢.

總有一天我們必須面臨到同樣的的生命課題.不管我們是以何種方式成為神的見證人,以何種方式讓世人看見神的榮耀,我們都必須面對面的與金錢.財富.名譽.各樣的情慾正面交鋒,因我們生來如此,我們生於肉體,我們若不能擁有超越或勝過肉體的經歷,基督的信仰便是紙上談兵,信心的稱義也淪是空談.

而每個在前線的僕人為生命的試探而爭戰時若都能有眾教會肢體的支持代禱,主必定使我們永不跌倒.

今天看見教會的肢體跌倒了...我們要作的選擇是不關己事的看著好戲並加入眾人一起撻伐丟石,還是願意由單獨進入一體的關係與他們一同站立伸手扶持...
耶穌兩千年前在行淫婦人面前的決定已提供最好的示範.

相信讓世人不信的不僅是神僕人的跌倒,更是教會打著愛與信心的旗幟,一出事卻忙著撇清冷眼旁觀的衛己心態.
而讓世人懾服於神愛的不僅是個人成功的見證,而是在基督裡榮辱與共合而為一的心.

有誰犯罪,我沒有罪?
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
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

由 蘇非 於 2012年6月29日下午12:31 張貼在 修與證

Areopagos 提到...

基督信仰的世界有兩個難題:
1.帶領者面對高處不勝寒
2.跟隨者一邊學習一邊分辨
帶領者的能力恩賜越多,影響的人也越多,擔負的責任和挑戰也越大。即使在家裡,也可能要帶領配偶或孩子,都要戒慎,並把敬畏神的意念放在內中核心。
跟隨者若只有學習卻無分辨,這不是耶穌的教導。要一邊學習,也要一邊觀察檢討學習的內容,乃至有時還得檢討自己和帶領者的關係,最好能藉種種機會溝通禱告而增進彼此的信任。以平信徒來說,若有一天聽講道感覺怪怪的,他就得學著分辨哪裡有問題(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內容)。或是自己有了同工職份,一定看到人另外不同層面的樣子,必須體驗並承認人的軟弱就是這樣,否則真的很難做下去,更不要說遇到帶領者出狀況。
到底要怎樣才能維護靈命?實在很難形容,淺薄的我只能說基督信仰是個學習「無我有祂」的歷程,必須付出很大代價,甚至要學著把當初入門的東西放下,包括一些技術、技巧和各式人為的東西,絕不能看成永久珍寶,或去加強。
最後還是回到那裡:不斷祈禱、彼此代禱。

Chapman Kuo 提到...

成功神學對於華人極有號召力,我們的成長過程,不論親情、友情、愛情及職埸中的壓力,都慣性透過「出人頭地」的理由與企圖來釋放,最後是否成功,或犧牲了什麼?卻屬於末了之事,而成功的定義是什麼?這或許是更關鍵的事。「出人頭地」既然已經深入我們的文化基因中,而主耶穌所應許的「出人意外的平安」,或許該離開抽離企求成功與量化的價值觀中,回歸人渴慕與神同工時,所產生的愛與謙卑的力量與盼望。

Areopagos 提到...

新加坡慈善總監(COC)提出的指控聲明(COC Press Statement on CHC _26 June 2012)(共兩頁),原文下載處。
https://www.charities.gov.sg/charity/index.do

Areopagos 提到...

新加坡城市豐收教會(CHC)對指控的回應,以下是其網頁:
http://www.chc.org.sg/_eng/church/CHC-Responds-to-allegations-28-June-2012.php

路加福音18:35-43

昨天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8:35-43)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但還蠻重要的。 瞎子向耶穌呼求的故事看起來很日常,不過從基督各宗派都很重視它背後的神學和靈修意義。 這裡面有幾個特色: 1. 乞丐是財物一無所有、身分低賤、瞎眼病痛:往往當作是人的象徵,被動等待上帝到來、身心有嚴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