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不能倒果為因而毀棄婚姻家庭

上週看到立委張曉風因質詢內容被部分婦運團體圍剿,覺得不平就投書報紙,會不會刊出來也不知道,乾脆和大家分享:
日前立委張曉風在立法院質詢提出的「剩女」說法,遭到部分婦女團體批判,認為她「充滿性別、種族、階級歧視」,尤其認為女性選擇不婚,才是自我培力(empower)的展現,才能打破父權社會的宰制。結不結婚當然是個人自由,但不能忘記人的社會性、連帶性乃至人格成長的家庭因素,因為人是彼此倚賴也彼此成長。婚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不但是生養兒女的單位,也是男女的成長重要方式。自古許多民族都把結婚視為成年的重要里程碑,不只身體或意識的成熟,更是人格的成熟(如承擔責任的意志)亦即男人與女人要學習如何承擔責任,如何深愛對方,彼此結為一體;對方就像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會善加顧惜。而子女也在這樣的父母氛圍裡成長,培植足夠的安全感、愛心乃至身心能力。所以婚姻與家庭是社會基石,政府與眾人若願意維護它,社會和個人才能跟著健康地成長。
不婚不育的理由不外乎婚姻不幸福者甚多、賺錢困難、工作很忙、單身較自在、兩人相處不容易、生養兒女繁重。但追溯原因起來,歷屆政府長年不重視婚姻與家庭,只注重經濟發展(甚至偏向財團),讓婚姻與家庭單獨面對發展的後遺症;教育、稅務、工作、媒體、財富分配和價值觀等脫軌失序;老一輩的夫妻勉強扛起責任,新一輩的孩子就猶豫了;個人但求自我的存在,致使婚姻家庭逐漸崩解,社會基本單位原子化。回過頭來,縱使一個人真的empower起來,不婚而事業有成,內心的安全感真的得到滿足了嗎?我們看到滿街寵物卻同時有少子危機,就知道人的空虛是增加當中。拿這惡化的後果當成真理,回頭指摘家庭與婚姻的不是,恐怕倒果為因,更不能解決問題。真正要處理的是婚姻面臨的不利因素,如薪資所得惡化與不均、學校人格教育的培植不足、社會重利自我的價值,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三月二十五日某大報社論也注意這問題,但只能無奈表示這是無可阻擋的社會變遷,卻又希望政府因應人口老化及單身人口大增的負面影響。事實是:當越來越多人只重視自己無拘無束的自由時,我們的社會就越發凋零,而且更多人為了養老就得賺更多錢或更老才能退休,何況賺不賺得到更多錢還是疑問。筆者想起二十世紀靈修大師Thomas Merton的警語:[當代人比以前的人更尋求解放與自由,他的悲劇是所用方法把他帶入更大的奴役中。]我們可以數算歷來婚姻發生了多少壓迫、不公的問題,但不能因此把整個婚姻系統拋棄,政府則應謀求制度來維護健康的婚姻家庭,這也是所有男人和女人要一起思考的。

1 則留言:

Areopagos 提到...

被退稿了 XD

親愛的讀者,您好:

謝謝惠賜大作,但因版面篇幅有限,無法刊出,深感抱歉,敬祈鑒諒,
並請繼續支持與指教。謹祝

順適如意


            XX報民意論壇 敬上

復活

復活節來了,昨天學校教職員團契有一場應景的活動,並且邀請一位老師講他信主的歷程。 他特別提到復活是身體復活,重新有個完全不同的身體。 我坐在底下,一方面恭喜這位老師從高中之後,年紀輕輕就有興趣接觸信仰。另一方面也感到一點疑惑;復活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身體在自己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