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教堂建築設計談起

新年開春,願神帶給大家更多賜福
昨天收到德家一封信,談了點建築設計。我是門外漢,寫點簡單的回應:
除了代表神給予的諭示之外,教堂也是一種說話功能的所在,這樣也應該符合一般基督徒了解的啟示來源:特殊啟示與自然啟示。教堂的一切從很早的開始就不單純是聚會空間的功能,也擔負向人說話的功能。即使到了今天已經文盲不多,我們也承認人不單靠文字或傳講來接近神,因此教會建築的設計也可以當作一種「道」的展現。對我來說,只要能幫人接近上帝,設計的方法是可以多元的,就類似希伯來書第一章第一節講的「多次多方」。撇開中古的偶像崇拜爭議,即使在教堂放一尊耶穌雕像,也可以是另類的福音傳講。記得東海大學的路斯易教堂就帶來一種中古的表達法,它像兩本成人字形的書、打開並疊上去(內部沒有任何柱子,整個建築下寬上窄,從最底層直接拉升到最高處),書背朝上,但書背是透明的玻璃。光線從最上方直接灑下來,好似神從超越走向臨在而人從臨在仰望超越的期盼。
就像十字架上到底要不要放耶穌雕像,有人說沒放是代表耶穌已經復活得勝,已經升天。但有雕像也可以表現耶穌的受苦,從受苦當中帶來深刻的反省。不同世代的人有不同的軟弱,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文化感受。比方台灣人不容感覺自己罪性深重,也連帶不易感受耶穌受難的重要。因此十字架的耶穌雕像也許可以帶來某種言說。
對於後現代的人來說,文字圖像同等重要,乃至iPADiPHONE之類的媒體工具出現,圖像運用顯得更加重要。如果真要幫助朋友認識基督信仰,說不定圖像設計可以帶來更多豐富的想像以及內在意識的凝聚作用。
比如一般人禱告時,會從強烈的感性當中走向神那邊去,但是當人逐漸從院外走到院內、從院內走到聖所以迄至聖所,文字語言會慢慢沉澱下來,包括內心的意識活動都放下了,剩下只有超越與臨在的神祕結合,是無語的默契。這個過程也許路程很短;從院外走到至聖所而已。不過我們的內心需要多重的鍛鍊,就像紅海邊到迦南地也不遠,古代以色列人卻走了四十年。這個行走過程不是單靠寫成的文字可以奏功,乃是要不斷地體驗。因此個人相信教堂的設計也是幫助體驗的方式之一,使我們的五官都用上了,並逐漸結合感性與理性能力,以達於靈性的開闊。

沒有留言:

復活

復活節來了,昨天學校教職員團契有一場應景的活動,並且邀請一位老師講他信主的歷程。 他特別提到復活是身體復活,重新有個完全不同的身體。 我坐在底下,一方面恭喜這位老師從高中之後,年紀輕輕就有興趣接觸信仰。另一方面也感到一點疑惑;復活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身體在自己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