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穌堂遇有大節日,如復活節、聖誕節,神父主持彌撒都會燒香;用鐵鍊吊著金香爐,用來祝聖或聖化。頓時整個詠穌堂飄著燒香的味道,氛圍也不太一樣。
古今中外,俗世的角度中,燒香、製香是一門學問,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功效,乃至身心的療效。但對於燒香,似乎都有類似的宗教意識。舊約聖經出埃及記紀載了祭祀的禮儀以及燒香,當中還特別要求製香的材料。
「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你面前!願我舉手祈求,如獻晚祭!」(詩141:2)
「你要用皂莢木作一座燒香的壇。」(出30:1)
「要把壇放在法櫃前的幔子外,對著法櫃上的施恩座,就是我要與你相會的地方。亞倫在壇上要燒馨香料作的香;每早晨他收拾燈的時候,要燒這香。黃昏點燈的時候,他要在耶和華面前燒這香,作為世世代代常燒的香。在這壇上不可奉上異樣的香,不可獻燔祭、素祭,也不可澆上奠祭。」(出30:6-9)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要取馨香的香料,就是拿他弗、施喜列、喜利比拿;這馨香的香料和淨乳香各樣要一般大的分量。你要用這些加上鹽,按作香之法作成清淨聖潔的香。這香要取點搗得極細,放在會幕內、法櫃前,我要在那裡與你相會。你們要以這香為至聖。你們不可按這調和之法為自己作香;要以這香為聖,歸耶和華。凡作香和這香一樣,為要聞香味的,這人要從民中剪除。」(出30:34-38)
到了耶穌誕生前夕的時代,聖殿仍有燒香。「撒迦利亞按班次在神面前供祭司的職分,照祭司的規矩掣籤,得進主殿燒香。燒香的時候,眾百姓在外面禱告。」(路1:8-10)
啟示錄也紀載了燒香,包含:
5:8 「他既拿了書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
8:3 「另有一位天使拿著金香爐、來站在祭壇旁邊.有許多香賜給他、要和眾聖徒的祈禱一同獻在寶座前的金壇上。」
8:4 「那香的煙、和眾聖徒的祈禱、從天使的手中一同升到 神面前。」
………………………………..
拿他弗是取自安息香樹樹皮(也有認為是松香樹酯),施喜列可能是海螺或貝類甲殼、喜利比拿可能是白松香或某種植物的膠質且氣味強烈。
天主教:彌撒中常用的香料種類 1. 乳香:最傳統的樹脂,聖經中有提到,有著濃郁的、香脂般的香味。 2.沒藥:另一種聖經中提到的樹脂,經常與乳香混合使用,帶有微微苦澀的泥土氣息。 3.安息香:一種甜美的、香草般的樹脂,能提升香味。 4.科帕爾香:一種松樹味的樹脂,常被用在傳統的天主教香料混合中。 5.安息香脂及其他芳香添加物:有些混合物包含花香、柑橘或香料的味道。
天主教教會禮儀中所使用的香料,以乳香最為普遍。當乳香焚燒時往上飄的煙,象徵著祈禱升到天主台前。除此以外,乳香的香氣更是象徵著天主的高潔。彌撒所使用的乳香,為橄欖科喬木神聖乳香(Boswellia sacra)經刻傷之樹脂凝結物。
https://theology.catholic.org.tw/public/liyi/topics/arts/ew013.htm
東正教:有各種不同成分的乳香,會用到馬鞭草、檀香、沒藥、安息香、檸檬、柑橘、晚香玉、茉莉、沉香木、麝香、鼠尾草及玫瑰精油等等。
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都沒有燒香的傳統,當然也不會有材料的講究。
…………………………..
從聖經燒香的紀載,可以看到一種幫助祈禱昇華的意味,統合人的感知作用。它雖然是觸動我們的嗅覺,但可以幫助我們將各自獨立的五官作用逐漸融合,統合到全人整體的靈修、敬拜。當一個人的靈修操練走到全人整體的五官融合,就可以接觸到前述的默契感,那個默契感的某些作用,包含所謂的異象、神視、心覺(心裡的感受、感知)。
如果從實際靈修、敬拜等操作的角度,燒香確實有某些特點,幫助人加深專注,但不是沒有它就不行。人有五官的知覺作用,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其實還有一種覺,我暫時叫做心覺;如果用心覺二字太玄,可以稱為身心統合的默契感知,超乎五官的認知作用。平時我們接觸各類事務、不同的人,通常知覺作用都各自獨立,吃東西的時候會用到味覺、嗅覺和視覺,電腦前寫字會用觸覺和視覺來輔助思考。但是我們查看聖經的經文,倒是有些文字,可以玩味:
路加福音19:40「耶穌說:我告訴你們,若是他們閉口不說,這些石頭必要呼叫起來。」我們若從字面以及日常的理解,這只是形容的誇張用法,表達連無生命的物質都會歡呼起來。上世紀有個虔誠祈禱的人,叫做畢奧神父(Sanctus Pius de Petrelcina,1887年5月25日—1968年9月23日),據他描繪,到後來可以聽到天使和鳥兒在唱歌,但旁人渾然不覺。所以約翰福音說:「到那日,你們就知道我在父裡面,你們在我裡面,我也在你們裡面。」(約14:20)「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約15:7)
當我們專心祈禱,就可以慢慢發現我們在上帝裡面祈禱,甚至禱告到後來,已經放下主體的理性心智,從口禱,到默禱,到心禱,個人的主體意識都可以放下;從意識自己在禱告,慢慢走到天地一切都在融合在上帝裡禱告。你可以試著把右手大拇指放在左手掌心內,讓左手掌包住右手大拇指。大約過一段時間,大拇指的存有感會慢慢消失,與左手掌的觸覺融合。
其實燒不燒香都還好,重點是需要找到操練方式,讓自己在祈禱默想時可以真正專心於上帝,而不是將祈求的事情擺前面或帶著瑣事去禱告。人的禱告原本的理解是嘴巴在動、心思在想,但是禱告可以昇華,逐步整合自己的各種知覺,都融合在禱告中。歷代以來都有人表達禱告昇華的異象,乃至天地萬物,無不在上帝裡讚美、頌讚、歡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