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聖經的第一句話的第一個詞[起初],在此聊一點看法。雖然有點吹毛求疵,但還蠻重要的;它會影響後續聖經解釋的一些基本理解和論述前提,因著基本理解和論述前提,會帶來不同角度的解釋。
對我們一般生活常識來說,理解事情一定放入時間軸,也就是要有脈絡、歷程,而脈絡、歷程就有開始、有終點。但這只是為了我們處理事情的方便,若要談到生命、智慧的超越問題時,就不是這麼單純。例如我的生命怎麼來的?一般最直接的答案是從那顆受精卵形成的一剎那。可是我們還可以問,那麼受精卵形成的兩位施予者(父母),他們當初為何會認識、結合(結婚)?一路溯源問上去,就會發現那個因果關係是推不完的。創世紀第一章第一節第一個詞[起初],也有這味道,人因著時間感與三度空間才能處理事情,但實際上那只是個方便。所謂[起初]是哪裡?所以華人有句話:無始之始,就很傳神地表達這裡的[起初]。
所以,閱讀聖經的時候,常常會按著裡面敘述的時間感,而建立對它的理解。但是請注意,如果真的按照聖經的族譜敘述,自亞當夏娃到今天,人類歷史不超過1萬年(創世紀+馬太福音,就可以看到整個耶穌的人間族譜)。那麻煩了,考古學不是發現了很多超過1萬年以上的人類化石嗎?所以,聖經的時間感與歷史感,不能是100%的絕對參考架構,必須輔以脈絡感。也就是說,時間可以參考,但更重要的是事理的變遷脈絡。像是四福音書,四位作者對耶穌事蹟的描述,時間順序不見得很一致,發生的事情也有出入。我們不是搞考據,而是要換一個角度審視,作品已經與原來作者獨立出來,我們是後來的讀者,除了看當時歷史背景外,也因聖靈的感動而帶來新的理解。就像有人把四福音書當中,耶穌被吊在十字架上殉死前講的話組合起來,就有了新的感動:十架七言;https://traditional-odb.org/the-seven-last-words-of-christ/
這就是在事理的變遷脈絡角度,用基督信仰的價值來掌握耶穌殉死前夕說過的話。
另外,在無法想像的無始之始當中,人類所處世界(這個宇宙)出現了,我們所熟悉的時間與空間才開始計算、度量。接著後面說的神創造世界,代表可能還有其他宇宙。
接著我們就可以推出,無始之始就是無限,上帝是以其無限的大能帶來無中生有創造,尤其是生命,包含人類。但人類最特別的是有能力也有意願去認識無始之始的那一位,這是上帝給我們的重大禮物。使我們也有機會與那一位建立關係,並享受永恆的生命,不再是無限當中一粒轉瞬即滅的存有。
因此神創造這世界也隱含一個重要意義:生命的存續不單單看被造者的個體存在,還有另一個要素:神與被造者的關係。因此,基督信仰對於生命的看待除了看個體,也看關係;兩者具備,才有完整生命。這個關係是先從上帝與被造者開始(包含神/人關係),一路推到被造者之間的關係,這是倫理的起點。
今年的端午節大概是自己這輩子最奇特的一次,全台灣處處不安。想到十架七言,就是一種安慰。這是古侖神父的詮釋:
先寫到這邊...............
祝大家端午假期愉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