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耶穌 約瑟

10/5 馬太福音10、創世紀44-45
馬太福音
10:37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
10:38 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
10:39 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
10:40 人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
10:41 人因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賞賜、人因為義人的名接待義人、必得義人所得的賞賜。
10:42 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裏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

昨天談到約瑟很像被賣的耶穌,今天看到約瑟成為雅各全家的救命來源,但眾兄弟卻認不得他,要等到眾兄弟被約瑟調整到沒有一絲懷疑的順服時,約瑟才說出彼此的關係。人也很像眾兄弟,因罪性而無法認識主耶穌,一直被調整到沒有自傲之心,才認識了神。另方面,這故事頭先看起來是眾兄弟因飢荒而主動到埃及尋找糧食,但從後面的情節則看到主動讓眾兄弟起死回生的是約瑟,因此這故事也說明了另個難解的謎:預定論。我們跟神的關係以及命運是不是早預定了?如果想用直接的因果去探尋,保證永遠沒有定論,但若用比喻則反而容易看到:人是被動當中主動地領受啟示,而神是主動當中被動地被人尋見。
若人是按著神的樣式而造,那末學習耶穌的樣式也是其中的一項功課;要得必先要失()、要生必先要死(),這個功夫就是[揹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耶穌]


默想: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10:22)

沒有留言:

路加福音18:35-43

昨天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8:35-43)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但還蠻重要的。 瞎子向耶穌呼求的故事看起來很日常,不過從基督各宗派都很重視它背後的神學和靈修意義。 這裡面有幾個特色: 1. 乞丐是財物一無所有、身分低賤、瞎眼病痛:往往當作是人的象徵,被動等待上帝到來、身心有嚴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