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裡人物非常有意思,個個呈現不一樣的心態、生命。
最近剛好與友人對談靈修經驗時,恰巧論及一個重要主題:「專注」
保羅說我們當將身體獻上、當做活祭,是令神喜悅的。這是把祭司在神聖禮儀當中的職份和神聖本質託出,用來表現教友與上帝的互動關係。希伯來書也提及耶穌就是那大祭司,以自己做祭物,成就了救恩的大事;耶穌已經為人類做了表率。所以,古代的大祭司走進至聖所,走進的那一段時間,是很有意思的。因為全世界沒有人知道他在裡面發生什麼事;只有神與他而已。這個如同黑箱一般的活動,卻成就了重要的奧祕,似乎在提示如何與神交往。
就簡單的話說,至少大祭司進入至聖所是要做一年當中最神聖的大事,因此,他的內在必然是「戒慎恐懼」、「凝神專注」、「無我有祂」。
他的行動與至聖所外的一般人,有甚大的差距:心靈狀態有差別,並且一般人的獻祭仍帶有很多雜念,更不用說在聖殿做錢幣買賣或牛羊交易的販子。
這樣的專注心態如果擺在靈修當中,是很好的啟發。尤其路德宗首創基督新教之風,倡導人人皆祭司,所以我們的靈修可以把大祭司執行神聖禮儀的狀態引為意識,尤其是專注的心靈。
這個啟發在耶穌教導門徒的故事中,也有類似的地方。以彼得為例,他是耶穌的大弟子,曾有許多讓人難忘的行動舉止:神學口試一百分(第一個說出耶穌是神的兒子、是基督)、說耶穌萬萬不可被出賣、說他永遠不會不認耶穌、在加利利海上要求讓自己在水上走去耶穌那裡、、、,所以在約翰福音當中,耶穌復活坐在湖邊烤魚給門徒吃,吃完問彼得三次「你愛我嗎?」過去的解經當中多提及對彼得的愛心呼喚,但是我們如果從心理狀態來說,彼得看到自己面對面與耶穌同在,心中的滋味必然複雜,有歡喜、羞愧、難過、傷心、感激、、、,可是耶穌卻沒有說任何一般的慰藉話題,只單單說「你愛我嗎?」也同時讓彼得的心思聚焦在這句話上,並回應之。所以從靈修的角度看,我們的七情六慾、百般需求是天天帶著走,可是耶穌卻要我們單單尋求他就好,其他的雜事都不能優先於對耶穌的專注。
如此,我的祈禱倒底是大祭司的心態?還是聖殿外一般人的心態?甚或聖殿做買賣的販子?也許聖經講的「心意更新而變化」,可以從這個議題出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