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6日 星期日

提問與回應3


3. 男女婚姻制度是指什麼?舊約時代有一夫多妻的現象存在,跟現今倡導的一夫一妻制相差許多。如果說人內在的罪性導致制度實行上出現問題,而人都有罪,那如何推知這個制度原本沒有問題?
回覆:
好問題,如果以社會科學或政治哲學的角度看,沒有任何一個概念及制度是完美的,它是螺旋式的不斷修正或打掉重練的過程。像是我國的婚姻制度是100年前從西洋移植過來,雖然有放一些中華文化的因素,但整體來說,從概念到體制可以說是打掉重練類型。然後法定夫妻財產制則是不斷修正的過程,大體上是妻子財產從附屬於丈夫的型態轉向各自獨立。背後當然是思想的變遷。
如果從發生淵源(發生學)的角度看,西洋很多制度一方面是社會經驗的走向配合時代當道的思想,像是霍布斯就弄出一個起源狀態的學說,《利維坦》(Leviathan),維基有段說明如下:「在霍布斯所描述的「自然狀態」(state of nature)下,每個人都需要世界上的每樣東西,也就有對每樣東西的權力。但由於世界上的東西都是不足的,所以這種爭奪權力的「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every man is enemy to every man)便永遠不會結束。而人生在這種自然狀態下便是「孤獨、貧困、污穢、野蠻又短暫的」(solitary, poor, nasty, brutish and short)(xiii)。但戰爭並不是對人最有利的。霍布斯認為人考慮自身安全和免被他人侵犯而渴望結束戰爭——「使人傾向於和平的熱忱其實是怕死,以及對於舒適生活之必要東西的慾求和殷勤獲取這些東西的盼望」(xiii, 14)。霍布斯認為社會若要和平就必需要有社會契約(Social contract)。霍布斯認為社會是一群人服從於一個人(Single-ruler form)的威權之下,而每個個人(individual)將自然權力交付給這威權,讓它來維持內部的和平、並抵抗外來的敵人。這個主權,無論是君主制(Monarchy)、貴族制(Aristocracy)或民主制(Democracy)(霍布斯較傾向君主制),都必須是一個強而有威信的「利維坦」,即在一個絕對的威權之下,方能令社會契約實行。對霍布斯而言,法律的作用就是要確保契約的執行。」
後來的盧梭、洛克、康德,乃至現代的正義論作者約翰·羅爾斯都有自己一套的起源狀態。這個東西是西洋非常擅長的作法,是西洋文明的重要根柢。亦即歐洲文化傳統當中有有3個特色:
1. 重視語言表達能力
2. 認知與經驗不二分;突破經驗限制
3. 批判理性
*一切事物都是說出來的/說出來的就是一切;觀察→對話→批判→討論→進步*
基督信仰也是歐洲文明的二大搖籃之一,剛好舊約聖經(尤其是創世紀)就透過語言文字帶來認知與經驗不二分的信息。上帝對摩西說:「我是自有的。」、「除了我,你沒有別的神。」
從這當中延伸出分析及批判理性:
1.人的世界是暫時的、變動的,生命的意義要靠永恆不變的上帝來支撐。
2.上帝與人類的關係是個「盟約」(covenant)的神聖關係
3.這個盟約有別於契約(contract),因為它是徘他的、相互享有的、彼此獨佔的、彼此完全交付於對方的—共融關係
4.這個盟約是愛的盟約,並且雙方都是主體,有自由意志,按著自由意志而訂這個盟約
(很清楚的,大法官學習西洋的作法,從前面這4點裡面抽出婚姻的本質,才會說:「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
這樣的盟約關係的概念就延伸到男女夫妻的關係,舉例:
1. 創世紀當中的起源狀態是一男一女
2. 起源狀態的一男一女有互補關係,(可以想想,為什麼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變出,而夏娃走到亞當面前時,亞當先跟夏娃說話。)包含男女有各自的特質。
3. 當人類出現一夫多妻的行為後,它演變出的後續結果,似乎都不是好的。亞伯拉罕、雅各、大衛、所羅門這一干人等,都是一夫多妻,但後果是各房相爭、相殺。因為這牴觸了[徘他的、相互享有的、彼此獨佔的、彼此完全交付於對方]的人性本質。有愛情對象的、有配偶的都可以完全體會這件事。
聖經創世紀談到起源狀態是個奧秘,基督徒相信這是上帝給予的啟示,就用這啟示的概念來分析批判人的行為,也制定或修改人的制度。不過,比較重要的是人自己願不願意一邊照著做,一邊去體會、思想,做出味道了,對自己來說就是顛撲不破的道理;它不只是理智中的肯定,而是用整個生命來肯定,如同上帝創造完畢時,說這一切「很好」。
制度本身難以完善,因為人自己就不是完善。但基督宗教給予一個理想的概念(包含起源狀態),才有一個調整制度和行為的依據。相對來說,現代法律的婚姻制度是「去神聖化」的,是走向契約論的方式;彼此雖然是夫妻、配偶,但裡面放了很多防弊措施,是典型的先小人後君子,骨子裡就是不能全然信任對方。為何如此?因為世界人心走向飄移,人比較相信自己,越來越難信任別人,所以更難去想像基督宗教所說的起源狀態,反而覺得契約論比較貼近現實。
待會貼個證據,越來越多人覺得和別人相處很難,可是又想有伴,所以矽膠機器人就應運而生了,聽說生意非常好。但是……………..

沒有留言:

路加福音18:35-43

昨天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8:35-43)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但還蠻重要的。 瞎子向耶穌呼求的故事看起來很日常,不過從基督各宗派都很重視它背後的神學和靈修意義。 這裡面有幾個特色: 1. 乞丐是財物一無所有、身分低賤、瞎眼病痛:往往當作是人的象徵,被動等待上帝到來、身心有嚴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