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所遁於天地之間--
為什麼要支持這愛家的三個公投?
1. 婚姻應限定在一男一女:只有男與女才能相互補足、保護,形成穩定而擴張的生命關係。
2. 在國中小,不應對學生實施同志教育:人只有一種,再分兩性。沒有所謂性別光譜的多元分類,也不應依主觀認知而性別流動。
3. 婚姻以外其他形式保障同性生活權益:婚姻是數千年來維繫人類生存的單位,有其必要的元素:男夫女妻、親子血緣、忠貞責任、順應自然等,形成完整的生命關係;拆卸其中元素,婚姻就失去原有意義。若有人不接受這樣的元素,應另外尋求其他的民事結合方式。
初步觀察
表面來看,11/24的公投好像是談政策,同性的民事結合、結婚的性別問題以及校園性教育的問題。很多人將這三個問題拉向憲法人權的層次,這不是不行,但憲法人權還是有其思想基礎,包含我們認為人是什麼?人的存有狀態應該如何才是適當的?明白這些才能適切地解釋人權問題。
在下試著提出一點點想法,不是從保羅說過什麼或摩西律法規定了什麼,而想試著探索生命的樣式應該如何看待才是理想的。在下接受一個觀念:在芸芸眾生的每一個人之上和之內,存在一個超越的重要力量,人再怎麼厲害也無所遁於天地之間,人需要明白祂也服膺祂,但這部分性別社運團體未必接受。
進入正題之前先提出兩個認知,第一、二十世紀中葉之後,人類對於自身存有的狀態越來越重視個人特性以及個別主體的意志;進而重視個別意志的「多元」狀態。並且認為過去人類深受宏大敘事架構(各大宗教、哲學、道德習慣)的宰制,使個人意志和自由受到壓抑,因此個人要得到解放才有自由平等。第二、整個世界深受歐美文化影響,而歐美文化的兩大淵源是希臘文化與基督信仰。不論是希臘神話或聖經記載都有類似的表達方式:歷史事實(history)與故事寓言(story)的界線不是逕渭分明。也就是說寓言裡有事實(或歷史),事實(或歷史)中有寓言。在history與story的交織當中,希臘神話顯示人性當中的困境(悲劇),基督信仰則指示人性的出路在哪裡。
強調個別性的時代
先從大環境來談,按照前面講的第一點來說,台灣社會也跟著歐美開始重視個別意志和個人自由,例如重視個人的基本人權,把基本人權作為政府行使權力的目的。延伸來看,不受傳統規矩或集體習慣束縛的想法也展開,創意、多元、彈性、忠於自己等等都是流行的。像現在有個新名詞:「跨界」,開汽車的人都知道「跨界」特色的汽車大行其道、科技部或教育部掌握的研究與教學計畫也在鼓勵「跨界」;企業界也常出現「異業結合」,很多社會運動人士強調「跨性別」;能展現自我而別於傳統的東西就越受歡迎。不過,這些看起來很正面的價值,也有反面的問題;這些強調個別創意的東西是快閃而短期的價值越來越多、穩定而長期的價值越來越少,週遭都是短暫即逝的事物;飲料、手機、車子、衣服、友誼、愛情、財務、知識、新聞、訊息、網紅,不管是物質或精神的產物,常常一陣子就換了。包含現在的校園人資流行「臨時」;正式職員幾乎不再進用,約僱、聘僱、專案助理等等才是最近十幾年的人資主流。工友本來是學校雇用的職工,現在都是找人力清潔公司外包。本來聘請正式的老師就是專任,現在很少找專任而是專案。老師們比較關切的政府計畫案,也越來越看短期效果。看看愛情好了,從親友口中得知,我這輩的人(5年級)越來越多離婚了。從我的學生口中,愛情的對象是常常變換的。當前社會各種元素的變動越來越輕薄短小,但是人心似乎未必跟得上。歸結來看,「孤單」-這個魅褵般的東西如影隨形;雖然認識的人很多,但真正能穩定深談的對象很少;物質很便利,卻不知自己能做什麼。跟學校簽了專案或約僱契約書,雖然總算有份工作,卻感到前方還是迷霧—我能做多久?我能發展出什麼?訊息很多,但絕大多數是用後即丟,甚至是一眼即丟。臉書一張貼文可能換來三千個讚或line回饋五千個圖貼,讓自己爽一下、心裡威風一下,不過下一分鐘呢?結了婚的人不知彼此一起的意義在哪裡,一陣子之後覺得職場遇見的好像比較容易相處。人所處的世界看起來很精采、豐富、創意、多元,個別性很強,但孤單失落的人卻越來越多,漂泊成了普遍的心靈現象。這是非常弔詭的現象,光談人權也不能解決。放眼所見,社會裡一個個西西弗斯(Sisyphus);很聰明很有獨特想法,但結局是日復一日孤獨的推石上山。
*例如2018/10/17有篇文章,就是典型的個別化思想,會讓你覺得很合理,但實際上沒答案。【Yahoo論壇/洪雪珍】空姐與醫生結婚12年,離婚後沒有贍養費,永遠記得:不論多幸福,女人要守住工作
觀念溯源
為什麼會這樣?溯源來看(跳針一下),二十世紀當中,帶動世界走向的歐美開啟了一波走向重視個別性的革命,這個革命承繼卡爾馬克思的經濟決定論,並放到個人的角度去檢視眼前每個「活生生的人」。它確實有人道關懷,關切每個個人眼前遭遇的經濟社會問題。但經過尼采、佛洛伊德、傅柯等人的說法之下,使得兩千年下來,人類原本習慣的超越理念快速崩落;不只是越來越多歐美人不再相信上帝,包含東方人的內心也越來越沒有「上天」。他們覺得不管上帝還是上天,從中演繹出來的原則普遍地制約了人心和行為,而社會、法律、政治都成了壓制個人的權力結構,這都是要打破的,包括誰可以結婚、結婚本身有沒有特權。這涉及三組概念:人與存有、兩性與性別、婚姻與特權。第一組概念如同馬克思所說,他關切的是眼前「活生生的一個人」;這個活生生的人能否自主的決定並執行自我意志。換言之,這是從「我」出發的觀點,但無形中割除了與「我」有重大關係的「你」,並且也拿掉了人與宗教信仰之類的關係:「他」。因此,他們對於人的存有是談個別、眼前、有形有體的自我,「關係」是次要的。其次,在第二組的觀念中,既然只談「我」而不談你我之間的關係,就質疑傳統的兩性關係;從歷史來看,男人掌握家族社會的權力,相對來說女人就是遭壓制與束縛的。他們認為問題根源在於把人分成男女兩性(sex),性別附屬於社會權力關係,女人在這當中永遠沒有獨立自主的機會。因此,必須打破兩性的概念,若不打破就不能反轉男性霸權。因此,他們轉用「性別」(gender)的概念,提倡女人是有別於男人的另一種人;我是另外一種性別的人,我跟你區分而獨立自主。目前更認為人不只這兩種,而是多種,甚至可以因自我認同的變化而流動。第三組觀念提到傳統的婚姻是種霸權和特權,人的性取向和性需求只能透過婚姻而得到滿足,但婚姻只容許男女兩性的民事結合,沒有其他任何的可能。並且婚姻得到了政治、社會、經濟制度的保護,有婚姻關係才能成家,所生出的孩子才能得到教育制度上的權利。有婚姻關係的人可以得到稅務、福利等各種國家給予的特權。個人沒有選擇的權力,只能接受這整套系統的宰制,否則很難在社會裡生存。因此傳統婚姻制度要打破,結婚不是男女兩性結合,而是兩個人的結合,性取向不應該是結合的條件。這樣才能讓整個國家的稅務、福利和經濟利益向所有不同類型的人開放,才是真正的平等。現在更進一步,民事結合本身也要革命,結婚為什麼要有這樣多的法律責任?為什麼只能有結婚卻沒有其他對個人更自由的結合方式?所以民事結合要更少責任、更自由而且種類更多元。
開始反思
不只歐美,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正在往前面的三組觀念前進。只是我們若對照更前面的說明,台灣好像在進步中,但孤單漂泊的魅褵卻大肆更張起來;可以獨立自主的個人真的變得更好更幸福了嗎?如果以眼前的事實看,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回過頭來,人表面上是想擁有自由意志,而且有思考反省能力,但是人似乎無法只靠此而活。就像行星的運動或推動房門,都需要一個方位不變的支點(支柱),也就是說人的生命表面看起來是一個追求自由獨立的「我」,但「我」需要一種特殊的關係才能運作起來,這層關係是得到無償的給予,如同呼吸空氣一樣的自然。這層關係讓「我」感到信任、感到安全,而且不是透過交易;實際上,信任感和安全感是來自有責任感的「你」,而不是強大聰明的「我」,這一層常被人有意無意地忽視。並且這個有責任感的「你」,不會隨便改變心意,有持續性,有很強的利他意念,強到可以捨己(那不就是愛嗎?)。這個程度超越了法律保障,也不是買賣交易可以得到。它來自一種內心的信念,讓兩個主體(個人)之間產生深刻的認識,主體之間的界線變得不是逕渭分明,成為交融的關係。
基督信仰能給予什麼
如同前面講的那份信任與責任?基督信仰一開始就談人到底是如何的存有。聖經創世紀講人是按照上帝形象而造。好,那麼上帝是什麼形象?除了一般想像的永恆、無所不能之外,基督信仰各宗派有個很特別的共識,叫做「三位一體」的上帝。簡單說,基督信仰的上帝有三個主體(父、子、靈),但是他們彼此又有高度的合一關係,所以聖子耶穌曾說你看到我就是看到了聖父;也說父在我裡面、我在父裡面…。因此,基督信仰對於「存有」的觀念不僅止於某個個體的存有,還包括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係」。這層關係在基督信仰的觀念當中就是深刻的愛,它包含了無私、捨己、利他等,甚至願意無我而有你。聖經提到上帝造人也希望是這樣的存有狀態,所以祂說單獨一人是不好的;人要有伴。這時上帝給予人的伴是以男女二性來實現,若將聖經當作寓言,女人是以男人的一根肋骨變出來,代表男人與女人的關係不只是兩個個體,二者關係可以融為一體。但為什麼女人是肋骨變出?而不是頭骨或腳骨?因為這寓言了女性是男性的保護(保護男性的心臟—生命表徵),雖然男性平均的身材比女性高壯。此外,女人夏娃出現之後,她就走到亞當面前,亞當對著她說:「妳是我骨中骨、肉中肉。」亞當先說話而夏娃先聽,這個寓言除了說明一體關係之外,還可以應對一種事實,女性平均的直覺感性比男性敏銳,男性要先對女性說造就的好話,勝過其他的閒言閒語(後來男性失職,沒有保護好女性,竟讓魔鬼跟女性說話,成了罪的起源)。男性平均的直覺感性較不敏銳,所以要學著好好跟女人說話。但還有一個問題,要如何使男人與女人有可溝通的平台?聖經的答案就是上帝。(夫妻相處一定要有客觀的溝通平台,否則各說各話就難了。)因此,有個對比,要真正認識女人,就要同時明白男人;要真正認識男人,就要同時明白女人;要明白男人與女人的關係,就要同時明白他們彼此的溝通憑藉--上帝。所以,抽象來講,要明白我,最好同時明白你;要明白你,最好同時明白我;要明白你與我的關係,最好同時明白他。例如,要了解丈夫最好同時問問妻子,要了解妻子最好同時問問丈夫,要了解夫妻關係最好先覺察上的的心意。所以,基督信仰談人並不只是單單的個體之人,必須是關係當中的個人;這層關係是捨己、無私的愛之關係。
三位一體當中,聖子是聖父生命的延伸,並且人又是照上帝形象所造,因此上帝也把生命延伸放到人。按照前面所述,第一步是先談男人與女人的愛之關係,接著再以這層關係為基礎而延伸生命。所以,父母生的孩子,不只身體DNA承繼了父母的特徵,靈魂或靈性也跟著承繼,這當中包含了父母之間有多少愛的成分。孩子是獨立個體,但孩子與父母有種難以言喻肖似和默契,因為這其中有生命延續。看棺如果相信胎教,更能明白在下所言。
綜合以上,會發現基督信仰當中講的人只有一種,不過分作男女二性,再求男女心靈與身體的結合,帶來生命的成長與延伸。所以結婚這件事就必須有神聖性(至高的上帝帶來長久、穩定的不變基礎),中國古代結婚有先拜天地的習慣,表徵了上天(上帝)作為彼此溝通的憑藉。結婚是一種約定,要無私地、捨己地彼此交付自己於對方;這也產生了責任感。生命延續(生孩子)對夫妻來說是種期待,但這要有配套:妻子懷了孕,會有諸多不便,身心也比較敏感脆弱,所以需要有個負責任的丈夫來保護。胎兒得到母親保護,做母親的妻子受丈夫保護,妻子回過頭來保護丈夫的心。有這樣保護的情況下,母親產生的安全感會透過胎教而傳給胎兒。這其中,丈夫之所以甘心樂意的原因有二,其一、丈夫感受他與妻子之間無私之愛,其二、丈夫認識到胎兒也是他生命的延續(身體加心靈)。
批判性的論說
性別社運團體標榜多元而將人視作多種人,分類的標準是性別。把性取向、性生理作為獨立的分類標準,分成多種不同的人。既然是不同的人,就不能任意指責別種人有什麼不對。例如有生理男人+心裡也男人的人、生理男人+心理是女人的人、生理女人+心裡也是女人的人、生理女人+心理是男人的人…….。另一個觀念是性別流動及性別光譜,前者是說每個人的自我性別認同可隨時間而變動,後者是說性別認同的兩極是身體與心理完全一致的兩種,中間就可能有不同的類型(人),因此各種不同的性取向之人都應有相同的民事結合權利,而且還應顧及個人的自主權利。其次,既然強調個人的自主權利,這和婚姻原來強調的長期、穩定、捨己、責任感會有衝突,因此本質上並不認同結婚,是要打破的。當前鼓吹同性結婚的權利算是一種策略上的運用,日後再一步步打破結婚的原有結構。性別社運團體認為結婚有諸多的特權,為什麼只限於男女兩性?第三,它認為不同的人都應該有權利進入婚姻,並且結婚原來的期待也應該改變(主張不以延續生命為重要期待、不認為婚外情的性關係是犯罪行為、放寬離婚的條件與認定等。)。但是,這也無形中改變了結婚的本質,使結婚只剩下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雙方只是住在一起彼此照顧的兩個人,但是欠缺生活目標和期待,也不保證穩定、長期和責任的關係。也就是原來精神上的神聖性則割除;即使結了婚,我仍要保持自我的獨立性,不保證彼此的長期關係。相對來說,這使結婚原本的捨己、無私的關係淡化。包括原來生命延續的價值,這都不再是期待的目標。或是想改用其他方式來達到;(例如同性婚是無法有共同的生命延續,若想有孩子,必須有一方向外購買卵子或精子,再用人工方式受孕生產。但是這個孩子日後就有困擾,因為日後可能要面對三方關係:提供精子或卵子的人、提供卵子或精子的尊親、同居而無血緣的尊親。)因此,若依照性別社運團體的主張,他們最想要的民事結合其實不是結婚,而是「同居」。以上作法非常切合尋求獨立自主的個人需求,只是它昧於三個非常重要的觀點而流於空想(很難幸福):第一、個人不是獨自狀態下而活,乃是無私關係當中才能生存。第二、它也沒有認識到生命除了現實保有自我的本能,更有發展關係的本能,並且有後者才有前者。這關係的發展不是單靠自由意志,更靠無我利他的信念。基督信仰指出人的心理與身體的特徵都應合這關係的發展,所以男女結合是第一重,夫妻延續後代是第二重,使「我」的界線擴張出去。第三,它忘卻了人有走向神聖的本能與需求,神聖保證了無私、捨己、不變的價值;但要如何做到?關鍵在於個人願不願意承認冥冥之中有個包羅一切、全知全能且永恆不變的「他」,當「我」願意承認「他」在自己之上時,我就逐漸放下百分之百的自由意志,因著「他」的邀請,讓「你」與「我」都在「他」裡面。不但如此,進入之後更發現,「他」為我做了許許多多的設想,使你我的身體與心靈都能深度契合,學習彼此無私捨己的關係。所以這位「他」也是無私之愛的源頭,成為生命的支柱。你一定發現,這位「他」者就是「祂」,也只有站在超越層次的「祂」才足以是那位聖者。
約翰壹書四16-19:「16神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 神就是愛.住在愛裏面的、就是住在 神裏面、 神也住在他裏面。17這樣、愛在我們裏面得以完全、我們就可以在審判的日子、坦然無懼.因為他如何、我們在這世上也如何。18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裏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19我們愛、因為 神先愛我們。」
啟示錄二十二13:「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
希伯來書十三8:「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結語
基督信仰相信人是倚靠「你」、「我」、「祂」的三方關係才能存立,人不只是單單一個眼前的個體,更是無私關係當中的人。其次,這層關係有延續生命的期待,也尋求不變、穩定、信賴、責任為基礎,因此需要有「祂」為神聖的基礎。在這樣關係當中成長的人才能有所謂的安全感、信賴感,從而面對各樣的困難和變化,生命也才能擴張出旭。而結婚應該也必須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個人才不會淪於漂泊。性別社運團體雖以人道的角度立論,但捨去了「你」和「祂」,這樣的一個人是很容易走向極端;即使爭取到所謂的人權,得到的卻是孤伶伶的一個恣意之人。所以,讓一個人可以在適合的關係當中發展生命,這不就是最重要人權嗎?與它相應的配套制度也一樣。以傳統的男女二元為出發點的婚姻制度是一整套的系統,改動性別條件或彼此關係,那就失了味,原來的目的將無法實現。退一萬步來說,如果真的要談人權,以世俗社會而言,應該彼此尊重不同的人生觀;對於性別條件或婚姻關係有不同意見的人,應該另外找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民事結合制度,而不是強要別人來遷就自己,否則豈不是歧視遵守傳統婚姻以及性別觀念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