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大學生的學習

最近和大一團契新生聊學習,覺得準備過程都給自己上一課,很有收穫。在座的學生多數是理工科,少數是人文社會學科,因此希望給這兩類學生都有例證。
學習是個歷程,大家都希望學習的成果可給自己未來有清楚的生涯。但從台灣過去數十年的教育來看,它是配合國家政策以及產業型態而來。就國家政策部分,乃仿照早期日本的軍國主義體制,用大班制的方式大量生產需要的應用人才,教材的編撰方式是摘取西洋的思維成果,但切掉它的來龍去脈,並以大量的測驗來評量是否達到所需的能力(有標準答案)。就產業型態來看,台灣的經濟是以代工賺取外匯而起家,代工業的要求就是標準化、規格化、量產化、效率化,整體設計、重要技術和行銷管道則掌握在中心國家(以華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來說)。因此前面的大班制和教材編纂相當符合代工業的需求,也因為太成功了而使台灣在後來的轉型變得非常困難。包括台灣的教育已經制式化到破碎的知識傳授,學生也不懂發問或如何發問,不喜歡說理,只喜歡解題,最喜歡的是是非題。這樣的學習是很難有創新人才,產業也不容易升級。
賈伯斯的iphone 4 一支賣$560,蘋果拿走$368,三星做記憶體和核心處理器,它拿走$45.68,至於專做代工的鴻海呢?只有$14!要知道鴻海在國內是第一大的製造業,年營收第一名的企業,但它的實質就是這樣。蘋果憑什麼拿這麼多錢?表面上是設計能力和行銷體系,我們若問這些是哪裡來的?那個部分就是中心國家和邊陲國家的基本差異所在。以中心國家之一--法國--,她的教育政策如何?用個簡單的例子說明,法國高中畢業會考baccalaureat特色:
1.          1808年由拿破崙創設
2.          法國全國有664709人應考
3.          50%考生能夠通過考試取得業士資格
4.          通過者約有1/5的人會進入大學就讀
5.          哲學是第一個考試科目
6.          哲學題目都會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和討論
7.          4小時撰寫申論題
8.          沒有標準答案
今年的題目是:
文學組:
語言只是一種工具嗎?科學只限於檢驗事實嗎?請申論笛卡爾1645年致伊麗莎白公主函文本。
經濟、社會學組:
我們對國家的責任是甚麼?在缺乏了解的情況下,如何解讀或詮釋事物?請申論12世紀安瑟倫的協同書(Concorde)文本。
科學組:
我們是否能以道德行事而不受政治影響?工作是否能讓人建立明確的自我意識?請申論柏格森著作"思想與動力"的文本。

據事後了解,這些題目連在場的同工都感到震撼。但事實就是如此,他們就是這樣在訓練人才。對我們而言,哲學是根本無法立即應用的東西,考那東西做什麼?但我們都不瞭解自己是代工的眼光來看別人。
因此到大學應該學什麼?老實說,若真的要照法國的方式,恐怕很多事情要重來,尤其是學習方式。台灣大學哲學系苑舉正認為到大學應該學習四樣東西,我做了點調整:
1.討論發問:事先做功課而發問(不是亂問)
2.次序說理:講出及寫出論述的脈絡
3.開發理念:創意、想像(不是腦筋急轉彎)
4.人生目的:整全的視野看自己、看世界
這裡面最基礎的是討論發問和次序說理,兩者的根本還是要對知識的基本概念做來龍去脈的探尋。

自然學科的思維舉例
以科學史的角度觀察,近代自然科學是基督信仰柔合了希臘哲學的方法而產生。中古時代的思想家,如阿奎納就認為自然世界是神手所造,除了透過瞭解聖經來認識神,也需要透過瞭解自然來認識神。自然本身展現的形象,如星座的規律移動、四季的規律變化等等,都記載在聖經裡,對人來說是難以企及的。(如約伯記38章、使徒行傳1726)更重要的是出埃及記3:14-15,神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因此內涵真理、永恆、目的、獨一、存在等等概念。到中世紀,不少神學家開始注意到古希臘的思想,包括柏拉圖建構的[理型/個體]的世界圖像,個體(如人)要如何企及理型,就得有理性的思維,其中他很推崇的就是數學。因為數學有抽象畫、化約、推理上的優勢。至於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中,提出不動的推動者(unmoved mover)作為一切運動的第一因,物質的物理性質和運動性質則由四因說開展(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目的因)。其他像是安納希曼德殘篇的敘述:[ 一切事物從哪裡起源,也必然從那裡開始毀壞,因從起源開始的不公正;而使它們彼此給予公正與補償,這一切皆遵從著時間次序而進行。],這裡面已經蘊含了體系、對稱、平衡、循環的觀念。因此像牛頓等近代科學家,他們其實也是神學家、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熟悉基督信仰,也審度了希臘哲學,因此他們的思維背後就有這樣的特色:
1.有一個自身不動的原動者(unmoved mover)
2.宇宙會反映上帝的完美:規律、對稱、系統
3.科學是觀察現象自身開始:明白神、經驗神
4.經驗性、客觀性、絕對性、簡單性
先有神學與哲學的反省,產生假設,透過經驗上的觀察與歸納,產生定理,看到神的大智慧和宇宙的終極存有;往往先設一個啟發性的概念作導引,而啟發性概念往往從直觀而來,直觀能力常從心靈的鍛鍊而來。

人文社會學科的思維舉例
台灣最近通過一個法律,要去遵行聯合國的兩個人權條約:1.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2.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很多人援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26來主張自己的權利(包括最近見報的同性婚姻權、多元成家權),這個條文說:[所有的人在法律前平等,並有權受法律的平等保護,無所歧視。在這方面,法律應禁止任何歧視並保證所有的人得到平等的和有效的保護,以免受基於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理由的歧視。
All persons are equal before the law and are entitled without any discrimination to the equal protection of the law. In this respect, the law shall prohibit any discrimination and guarantee to all persons equal and effective protection against discrimination on any ground such as race, colour, sex, language, religion, political or other opinion, national or social origin, property, birth or other status.]
但我們不禁要問,法律真的這樣簡單地俯拾即是?其實法律的規範要看整個體系在說什麼,像這公約的前言這麼說:
[本公約締約各國,考慮到,按照聯合國憲章所宣佈的原則,對人類家庭所有成員的固有尊嚴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權利的承認,乃是世界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基礎,
確認這些權利是源於人身的固有尊嚴,
Considering tha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proclaimed in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recognition of the inherent dignity and of the equal and inalienable rights of all members of the human family is the foundation of freedom, justice and peace in the world,
Recognizing that these rights derive from the inherent dignity of the human person,]
從前言可以看到公約的論述起頭是先看中人的尊嚴,但若細心一點,前言最後一行的用詞是human person。這很特殊,為何不用一個詞而是兩個?探究下來,human是物種的意義,那person又是什麼?
它來自古希臘字 Hypostasis
1.古希臘原本的用法是指面具
2.柏拉圖把世界看做理型(ideal)與個體(individual)的關係
3.超越界的理型決定了經驗界的個體之命運
4.個體就像是面具一般
後來基督教轉變了Hypostasis(person),不只是面具。特土良(Tertullianus,150230 AD)描述神的屬性:位格,用來說明他提出的概念:三位一體。
三位一體的聖父、聖子、聖靈
同一本質神裡面有三個person(位格)
1.生命的延續
2.關係的存在
3.永遠的愛心
4.彼此的獻身
還是回到出埃及記3:14-15神說[我是自有永有的]
1.存在者
2.有意志(目的、理性)
3.有自由
4.獨一的
5.超越時空(永恆)
6.不同且高於被造的萬物(神聖而尊嚴),除了[]之外。
7.因人是按神的形象而造,所以人也有位格。人是在神之下,但高於萬物。
所以人也因著神而有了位格(person),回到公約裡面,人權的範圍與內涵必須從person出發。例如人權首要強調的應是在關係當中談個體的權利,而不是把個體拿到首位的基礎。生命延伸是person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男女的結合是首要的,但生命關係看延續也看重品質,所以彼此把自己獻給對方、把對方看成是自己身體一部分、長期經營發展這愛的關係,這樣才有人格昇華的可能。這樣才能瞭解目前異性婚的價值何在。也同時能辨別同性婚或多元家庭應放在怎樣的價值位置。

學習的最高層次

信仰中的靈修:特土良說過,人性的能力中,除了感觀之外,還有理性,在理性之上,還有信仰。人的感觀所不能達到的極限,由理性可以補足,在理性所不能達到的極限,便由信仰可以補足。

2 則留言:

宜明 提到...

10/20 PM7:00-9:00玫瑰教堂兩位德國男歌手歌手,高市合唱團音樂會,Free

Areopagos 提到...

謝謝
我有時會去玫瑰堂的書房看看

路加福音18:35-43

昨天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8:35-43)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但還蠻重要的。 瞎子向耶穌呼求的故事看起來很日常,不過從基督各宗派都很重視它背後的神學和靈修意義。 這裡面有幾個特色: 1. 乞丐是財物一無所有、身分低賤、瞎眼病痛:往往當作是人的象徵,被動等待上帝到來、身心有嚴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