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德國人的教育觀一隅

剛吃完晚飯,沒事亂翻書。看到一本絕版書,作者談到以前帶小孩在德國的見聞。以下是摘錄

我每天送孩子上學,常常在一些小地方看出德國人的教育特質。例如有一次,孩子們把球踢到屋頂上去,我看到一位孩子跑到教師跟前,請老師頂著他爬上屋頂去拿球。一回頭,老師看我睜著眼睛看他,笑說:「孩子多了不起,是嗎?」我想:「孩子了不起,你不罵他,還讓他踩著你的肩膀上屋頂,才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我和一位老師談到孩子做錯事時,大人的對應態度。那老師很誠懇地對我說:「孩子有錯,是應該的。我們應該感謝他犯錯,否則我們大人怎麼知道,這個孩子有什麼地方需要成人的協助呢?」以這種態度看待孩子的錯誤,難怪德國的孩子能夠心無恐懼,面有陽光。
德國的孩子從小學到高中畢業都只上半天課,因為另外半天是孩子用來接受家庭教育、發展自我興趣的時間,所以孩子有很多機會相互往來邀約。為了孩子不受家庭的經濟影響,每個月政府都得發給每個孩子「兒童錢」,讓他們買書、交社團會費什麼的。一般成人也不嚇孩子。德國小孩一個人獨自歡喜地走在街上、林中;過馬路時,所有的駕駛人都會因為孩子的一個手勢就穩穩停下車來,讓孩子先行。、、、、、、、、、、

這些敘述應該不誇張,十多年前去英國時,當地的交通也是如此。以現在的高雄來說,明顯表現弱肉強食的特色。深入一點看是大人世界有弄不完的事情,這些事情背後又是一堆不安與恐懼。不只教育制度與習慣,各領域不斷強調要趕快弄出某個成果,否則就完了。上自權柄下迄販夫走卒,大家都不計代價要趕快解決當前問題。在高雄,會讓一輛車子停下的原因不是紅燈,是因為橫向馬路太寬,很難不計代價地衝過,即使衝過之後還有下個關口,好像過不完。我們常常不自覺地告訴自己也讓旁人知道:只要解決當前某一問題就一切沒事了。但問題解決後仍然不太ok,我們還是繼續追逐那虛幻的欲求,並且追逐過程裡不斷犧牲很多原有的價值,只因要不計代價。到後來只剩下什麼?因此我們需要反問自己:我是誰?人應該按什麼樣式而活?若不認真反省這問題,仍將淪於無盼望的日子。

2 則留言:

Pudding Tseng 提到...

要是台灣的大人也有降的想法就好了:(

對了 老師我跟你說喔~
推薦你一部好電影 還不錯看!!
不是打打殺殺是ㄧ部很感動得片子!
推薦你跟你家人看
"心中的小星星"
pps裡面搜尋的到

Areopagos 提到...

你看
今天各報頭條都是那個EQ有問題的留日男生,殺了同學也自殺。十四年前發生洪曉慧事件到今天類似的事情繼續發生,(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4%AA%E6%9B%89%E6%85%A7%E4%BA%8B%E4%BB%B6)
更可怕的是[宅人]甚多,代表我們台灣人的心沒有進步,恐懼、不安、孤寂的心態絲毫沒有改變。偏差失控的行為到處都是,即使看起來[很正常]的行為狀態,也常潛藏不安的因子。
以前我上課時會偷偷告訴同學,上法院要很小心,那些法官是如何養成出來,我太清楚了;只會死記條文或甲說乙說丙說,身心以及心態都沒有人管。今天報紙另個新聞是一位法官因制度內的小紛爭而自殺,還好獲救。但我有另個[還好]:沒上法院打官司,更沒給這位法官判過案。
如果真的能好好信教,會遠離[宅化],也讓自己有機會增進安全感。因為神會紀念每個誠心信靠祂的人。
寒假再來看電影 感謝謝謝謝謝、、、、

路加福音18:35-43

昨天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8:35-43)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但還蠻重要的。 瞎子向耶穌呼求的故事看起來很日常,不過從基督各宗派都很重視它背後的神學和靈修意義。 這裡面有幾個特色: 1. 乞丐是財物一無所有、身分低賤、瞎眼病痛:往往當作是人的象徵,被動等待上帝到來、身心有嚴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