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15章
21耶穌離開那裡,退到泰爾、西頓的境內去。
22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
23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
24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
25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
26他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
27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
28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她女兒就好了。
信主前幾年對這段經文幾乎沒印象,偶而看到也匆匆走過,告訴自己:「以後再找時間弄懂。」結果是一路不懂,最近看了一位修道人的詮釋,恍然大悟!分享如下:
泰爾、西頓是非猶太人的地區,住的的迦南人或猶太與迦南的混血兒。一般基督徒都知道當時的猶太人鄙視這裡的人,覺得他們汙穢、罪惡,連過境都不願意。解經的時候會以此背景為根據,再解釋耶穌面對迦南婦人的態度。亦即他們本來就是罪惡、不值救贖的一群。最後是因婦人苦苦哀求,就當做自己是條狗,撿拾猶太人吃剩的餅渣(一點點救贖)也好。然後耶穌就例外開恩賞給她。
不過我們如果仔細看看,耶穌若真的嫌惡那婦人,師徒們就不應該過境此地。因此,耶穌的心和表面的態度應該有別。也就是耶穌做了奧祕的安排,讓這段互動有了新意。
迦南婦人一開始就承認耶穌是主,必且求祂開恩。但耶穌竟然冷漠不語,和耶穌先前開恩給百夫長或其他猶太人的態度差很多。不過我們從23節可以看到婦人是不斷在後追趕、呼喊,弄到門徒都受不了,換做門徒幫她求情。
然後耶穌才開了口,可是回應的話比不語更絕情,意思是自己的救贖只給以色列家迷失的羊。也就是說這婦人光是身分就不合格,其他都不用說了。
可是這婦人竟不放棄,她知道自己是被猶太人鄙視,也知道可能會冒犯耶穌,但仍然向耶穌說:「主阿!幫助我。」,這已經到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意志。
唉!耶穌竟然鐵石心腸說這麼難聽的話,還把婦人當做一條狗,還說給兒女吃的餅不方便給狗吃。可是婦人寧願當主人的狗也要吃到一點渣子;有渣子也好!
算一算,耶穌總共回絕了四次,一次比一次嚴厲,而且婦人也越來越放低身段,甚至接受羞辱性的比喻,但對耶穌是主的信心不變。
最後耶穌盛讚她的信心,完全的順服當中,渣子成了美好的饗宴。
神每天看著我們行住坐臥,每個心思都逃不過祂的眼目。我們向祂禱告,卻常不見傾聽。但我們是否想過,自己的心態有無勝過迦南婦人?因為我們都很熟悉聖經講的道理:自己本是不配!但祈求的時候有沒有變成指揮上帝,不如意就遠離祂?我們有沒有這樣一次又一次,把心越發俯伏在祂面前?把「不配」的意思由衷發出?或只是行禮如儀,做個儀式就算了?乃至我們有沒有在每一個事件完成後,回想神是如何透過一次次的回絕來激發自己的信心?
如果這個鍛鍊可以接受,那不只是開恩,重要的是我們更加邁向理想人格。
1 則留言:
上週六我們小小組才談到這段經文,沒想到版主剛好也分享一樣的經文,真是驚喜。
我們禱告是否覺得自己不配求神憐憫施恩,還是要求神指揮神來完成我們的心願?求神幫助我們學習謙卑與順服。
題外話,最近睡前想到自己跟家人每天都平平安安的,就很感謝神,每天都是上帝在保護著,想到上帝保護小小恩的爸爸媽媽出入平安,讓小小恩天天有爸媽疼,就很感恩。
小小恩的媽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