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雖然談的是台灣為何留不住人才
其實作者更深一曾談到我們的思想觀念
我個人不全然認同他的看法
但注意到他提到的幾位名人:王建民、阿基師、曾雅妮、魏德聖
他們年輕時都不是我們制式觀念當中的「好孩子」
更不要說「菁英」
魏德聖五專畢業的學校在當年的聯招體系是排行如何
大家都很明白
我好奇的是他如何從眾人的鄙視中培養宏大的視野
那份的淬鍊
我感受到了嗎
我們到底是如何期待乃至對待自己的孩子
或對待別人的孩子
甚至是對待自己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
景氣變化無常
連政府都看走眼
上半年軍公教帶頭調薪3%
不料下半年一開始又出現廠商強迫休假
今天的報紙一攤開又說服務業開始被波及
如果我們還是用過往的制式方法期待孩子
對待別人乃至自己
真的會前途堪慮
台大校長日前勸勉同學不要亂停腳踏車、不要作弊、不要蹺課
不就證明了這些
看到全球亂象
歐美的問題一定演變為全球的問題
我們如何從基督的眼光看這一切
以及如何在基督裡培養信心和視野
這是我得加強的功課
2 則留言:
當我們無法尊重孩子的個體發展,我們的孩子便無法走出平凡的命運.
想針對台大校長的部分提一點點意見,李嗣涔校長演講爭議很多,有人覺得他把台大做小了;完全沒有講到台大人的氣度和視野,也有人覺得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基本倫理做不到,其他就甭說了。
氣度和視野確實是人格養成的方向,也是一個大學層次的指標,台大過去確實以此為榮,這是極為重要的。至於做人基本倫理,代表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浸潤在極窄的向度學習,因此只有很短淺的功利觀,其他都很欠缺。很不幸,現在大學也得重新處理這問題,不只是台大。
弄半天,李嗣涔也算倒楣,他不像早期的傅斯年,只能面對這樣的學生。當然,他如果真想出辦法振衰起弊,也是不簡單。否則,台大校長只是過往雲煙的位子。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