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直接跳下的位置


一般傳統解釋聖經的時候,提及耶穌說跟隨他,解釋到後來會認為信仰的理想目標是當傳道人,這才是最理想的「跟隨」,才是最直接的跳下。後來,這個解釋仍不夠,要成為傳教士(宣教士)。比如最近流行提到回教國家宣教,也真的令人動容,真是直接跳下的典範。
那些可歌可泣的宣教故事真的讓自己汗顏,可是如果從實際的境況來看,傳教宣教的流動似乎是多面向,例如上一任牧師全家並不是去回教國家,乃是去加拿大;是不少世俗人想移民的理想地方。在我的記憶裡,當初要去那裡的重要考慮之一是他們家有個孩子得了亞斯柏格症(比較嚴重的自閉症),母親表示若留在台灣,恐怕這孩子的一生就完了,而加拿大聽說有比較好的特殊教育。這樣的流動就不夠「直接跳下」?我當了父親15年,可以感受到孩子發生差錯的壓力。例如James剛出生被醫師診斷心臟有破洞雜音時,我看到Mandy深度的哀傷。所幸後來雜音不見了,我又看到她如釋重負。
新舊約都有不少直接跳下的例子,但所處的地位與自身位置是俗世社會,例如一般人喜歡談到舊約的以斯帖,她是站在皇后的位置跳入屬靈征戰。我自己以前曾分享過另一個女人:路德。我覺得她直接跳下的深度與力道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是她的步履卻船過水無痕。包括她原本是摩押人後代,是被詛咒的族群。但是她嫁到以色列家族之後,換了信仰並堅定下去,即使丈夫死了也不改變。她的婆婆也曾以世俗的角度,顧念她還年輕,既然年輕就乾脆回到摩押人那裏,尋找新的婚姻。但路德卻留下來,按著自己的智慧,藉著與波阿斯的互動並成親,使得原來夫家的子嗣得以延續、家族生命得以存在。成就了神說的「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因此,神要我們做個主動尋求的人,祂也會給我們適合的投身環境。
我相信:
有人要終身埋在某個回教國家做宣教,神必紀念。
有人要到國外去幫助一個滿是白髮的教會重新爬起,神必紀念。
有人要在家好好把孩子調教為ok的基督徒,神必紀念。
有人要在商場把生意做好,奉獻更多也以基督徒的樣式影響他人,神必紀念。
有人要像郭泓志一樣,把信仰與職棒生涯結合並讓大眾知道,神必紀念。
有人要去山上一個小部落默默帶領小孩學習信仰與知識,雖然沒幾個小孩,神必紀念。
有人要在社區開個小雜貨店,在互動中也幫助居民認識主,神必紀念。
太多太多了,我相信即使有人藏在山林曠野不斷地祈禱,神必紀念。
這些有決心的行動都是直接跳下,結合所有的跳下就是神奧祕的安排。
而自己呢?重點在「感動」,有「感動」就有「決心」,有決心就會「行動」。至於教會人數多寡、疾病會不會好、先知預言說了什麼、神的祝福有無馬上兌現、、、都不用太擔心。
求神賞賜感動在我們心中,如同以賽亞講的: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賽68

沒有留言:

路加福音18:35-43

昨天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8:35-43)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但還蠻重要的。 瞎子向耶穌呼求的故事看起來很日常,不過從基督各宗派都很重視它背後的神學和靈修意義。 這裡面有幾個特色: 1. 乞丐是財物一無所有、身分低賤、瞎眼病痛:往往當作是人的象徵,被動等待上帝到來、身心有嚴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