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從教堂到宗派組織

世界上一般人對於教會的認識大都從教堂開始,如同佛教之於寺院、道教之於廟宇。這些建築以及背後的組織都有歷史典故,牧師提倡家教會常提及現有的教堂和教會組織在第一、二世紀是不存在的。確實,初代教會是各個使徒在不同地方建立不同的團契、教會,剛開始的組織也都不一致。後來是因羅馬帝國不斷迫害,而教徒又不斷增加,逐漸形成一個個的教區,成為內部團結的組織,帶領那教區的人就成了主教,並按照恩賜給予會友不同的職分。等到第四世紀初基督教合法化,各地的教堂就一一從地下走到地上,並且和原有的組織更緊密結合,包括主日聚會。我們到歐洲看到各式各樣的古老教堂,都是從一千七百年前源流而來。
特別的是這些分散在地中海四周的教會和教堂有個共同的組織,名份上在各地主教之上還有地區性的主教(宗主教),宗主教之上有共同名分上的牧首:就是羅馬宗主教,後來再加上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當時的基督教世界是雙領導。有人可能以為既是統一的組織,那麼各樣的信仰事務也都統一。事實上又不然,比方說亞歷山大教區(埃及)和安提阿教區(小亞細亞、敘利亞)在神學傳統就不一樣,前者接受靈意解經、後者特重字義解經;前者受希臘文化影響而強調哲學可以融入基督思想,後者反對。到中世紀分成東方教會(東正教)和西方教會(羅馬天主教),他們仍各自維持內部的統一組織,也有各自的神學、儀式、誦禱等。不過像天主教內部仍有各種的小團體,特別是修會蓬勃發展,從最入世的到最出世的,什麼都有。即使是十六世紀分支出來的基督教,也是一樣,不過基督教本身沒有統一的組織,而分成一個個不相統屬的教會、宗派。即使是同一個基督教會內,也有不同的性質,雖然有相同的神學信念,例如台灣的信義宗已經完全接受靈恩派,但世界上還有很多信義宗仍是傳統的福音派。所以「家教會」這種沒有教堂建築的組織在中國大量出現,美國也有,應該是未來很重要的發展之一。當然她的弱點:人少,容易質變,除非這些家教會的頭頭還是在某種組織下,並且接受相同的裝備。不論如何,基督徒從古代開始就不斷在相同的信仰當中尋求各種可能的突破,包括突破固有的建築形式甚至組織型態,整體來說應該是神大能的展現吧!
寫到這裡想起一個以前提過的修道人Charles de Foucauld(查理.富高),他曾經待在傳統的修道院,可是又發現修道院外的世界是他得感動要去服事所在,因此成立了「耶穌小兄弟會」,在此摘錄一段對小兄弟會的描述:
、、、成員都住在城市的貧民區中,或在貧窮不堪的相間小屋中。他們居住的地方與其他工人唯一不同的是有一個祭台、一個聖體櫃以及聖體。在家中的祭台是成員過莫關生活的中心,每天聚集十到十二人舉行彌撒,通常只有小兄弟們參加。聖體是這個默觀生活的核心,小兄弟們在白天或晚上儘量利用所有閒暇時間,在聖體櫃前靜默讚美。正如他們的領導人合內瓦隆(Rene Voillaume)神父指出的那樣,他們也必須在默觀中期待並完全接受貧窮。他們的生活在每方面都是窮人的生活,他們祈禱也必須在窮人的祈禱。因此,也都有分心、疲倦、無法冥想、缺乏可感覺到的熱情、失去方向、軟弱、甚至是明顯的失敗。但合內瓦隆神父所寫的一些話我們應該在此看一下,、、、,讓那些祈禱生活嚴重受到工作的節奏或其他現代生活責任的壓力影響的人得到鼓舞。
下午再把話寫出,請稍待。

沒有留言:

路加福音18:35-43

昨天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8:35-43)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但還蠻重要的。 瞎子向耶穌呼求的故事看起來很日常,不過從基督各宗派都很重視它背後的神學和靈修意義。 這裡面有幾個特色: 1. 乞丐是財物一無所有、身分低賤、瞎眼病痛:往往當作是人的象徵,被動等待上帝到來、身心有嚴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