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集中心神]的後續看法


上一任牧師出身錫安堂(不是錫安山的新約教會),注重安靜等候神,因此主日詩歌敬拜末尾是全會眾靜默,在此之前是靈歌、方言。目前教會各個司會的風格都不一樣,但是安靜等候神再沒看到了。
不論現在或過去,我們多少都要靠著詩歌慢慢增強心中對神的想望,把理性和感性都往上帝集中,有時候會比較激烈,有時候則餘韻繞樑。這是很基本的工夫,因為我們人的軟弱,必須藉助一些方式讓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向神祈禱。
不過從實際經驗顯示,詩歌敬拜以及安靜等候神等等儀式之後,對於個人日常生活到底帶來如何影響?比較沒人研究過。乃至看到不少朋友在教堂儀式裡很投入,但是回到日常生活卻是另種光景。因此,不禁考慮到一個情況,就是我們可能需要在祈禱當中尋求突破,讓靈修祈禱的果子能在日常生活裡發芽茁壯。也許這樣講太抽象,舉例來說,每個人在不同的職場工作,常常遇到繁瑣、剝皮、勞累、費心、心機等消耗的心境,有時還會拖累我們的靈性,乃至又跌回世界的價值;在消耗的情況下,我們很難脫離瞋怒、懼怕、焦慮、癡心、妄想、擔憂、貪欲、壓力等各種不理想的心境。這些是很難讓我們做智慧的決策或選擇,因為它需要內心的穩定、洞見和信心等正向的心境。
個人認為我們平常的祈禱靈修應該可以扮演更積極的功能,包括轉化心境。
有一種方式,它包含思維與內化。例如先看過聖經的某一段經文,按著裡面談的理路慢慢把它的意思放在心中。如果感覺不容易,可以先運思這故事的情境,好像自己就在那故事的當下,也一同感受其中的氛圍,然後才按著故事的理路進入默禱。祈禱時就不要東想西想,只抓住一個概念即可,讓心裡反覆咀嚼這個概念。例如把自己當做那行淫被抓的婦人(人或多或少都曾動過淫亂的念頭),此時感覺羞愧無比,乃至對神的赦免以及憐憫更加渴望。我們心中就向神反覆祈求:主耶穌,憐憫我。據一些靈修祈禱的先進表示,這樣內心反覆祈求一段時間,我們內心會慢慢感到一股甘潤暖流,這也許是聖靈在安慰並轉化我們。
在聖經裡面,各式各樣的故事與其情境,都很適合個人在反省中向耶穌呼求。

錫安堂在台灣的第一個教會:溝仔口錫安堂,網站如下:
http://www.zionchch.org/index.php?module=faq&mn=1&f=content&tid=4845

沒有留言:

路加福音18:35-43

昨天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8:35-43)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但還蠻重要的。 瞎子向耶穌呼求的故事看起來很日常,不過從基督各宗派都很重視它背後的神學和靈修意義。 這裡面有幾個特色: 1. 乞丐是財物一無所有、身分低賤、瞎眼病痛:往往當作是人的象徵,被動等待上帝到來、身心有嚴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