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第二章
1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裏。 2 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 3 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 4 耶穌說:「母親(原文是婦人),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5 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做甚麼。」 6 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裏,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 7 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 8 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 9 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哪裏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來, 10 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11
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 12 這事以後,耶穌與他的母親、弟兄,和門徒都下迦百農去,在那裏住了不多幾日。
一個多禮拜前確定要協助分享訊息,也沒有太多感覺,只呆呆地意識到這件事。
到一週前還覺得變水為酒的故事應該不陌生,但慢慢發現這十二句經文又好像有點距離。
心裏有警覺,週二晚上開始回想經文。是啊!經文包含的概念以及詮釋空間非常大,須要費工夫去整理。感謝主,那天也剛好是發現小趾骨折。晚上靜靜坐著、慢慢思索,大概是這樣一摔,反而可以集中心思,把主題想出來。
自己的思考脈絡是把變水為酒當作上層題材,底層題材是宴會,並把前後經文的關係拉大到整部聖經的架構。靈感來源是耶穌行的第一個神蹟,既是第一個,應該有其本身的特殊象徵。所以,定調主題是神與人的聚合;從創世紀到啟示錄,通通在講這件事。自己也回想起一個抽象的觀念;即聖經給人的異象是神與人聚合就是圓滿,而聖經從頭到尾談的是「從圓滿出去又回到圓滿」。
其次就從圓滿的動態過程做解釋,並且大致符合新郎迎娶新娘的過程:
第一步是神主動來到人那邊,這應合神子道成肉身(祂來了)。在人世間是婚宴,但婚宴代表的夫妻關係可從夫妻一體再回喻到神人關係,尤其是保羅在以弗所書談的(弗6:31-32)。第二步是神呼招人過來,要讓殘破的人歸回(請你來),這種邀約到了一個無條件的地步,就如同路加福音15:11-31講的,父親知道愛子回來,可以盡釋前嫌、殺牛宰羊地慶祝,小兒子也再次得到祝福並回復原來名分。第一步與第二步也一起說明了基督信仰的一個奧祕:人在救恩的工程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我覺得人既是按著神的形象所造,並且是有靈的。因此,我轉而定調成「神愛是人,所以神主動來找人,人是被動的,但人在被動當中因著愛也有了主動回應」。套句弔詭的說法,人是處於被動當中的主動。
第三步是婚宴,人來到宴會接受招待。這宴會招待帶來的精神與肉身的滿足,並且是帶著安全感。所以,變水為酒的概念可以與此連同,包含滿足、安全、和源源不絕的豐富供應。
第四步是超越:因為人世間的婚宴儘管歡樂,但總是暫時的,包括地上的教會也是如此。所以,婚宴可說是神與人聚合的比擬,象徵未來每個信主名的出路;包括比現在當下更好的狀態、而且這是神創始成終的工。迦拿婚宴裏管堂與新郎的對話,無意間透露出這樣比喻:後來的比現有的更好。
最後是開始的問題與結尾的應用:問題的部分,其實是當代人的存在狀態談起;人變得越來越不像神所喜悅的樣式:疏離、壓力、苦毒、、、,使人的整合性受到很大破壞,所以現代人比古代人更須要從神那邊回復一個被肯定及整合的形象。這部份可以作為開頭,等於是從日常生活當中提出反省,並了解人為的技術、制度、作法都有極限,我們才能開始謙卑在神面前,尋求來自天國的出路。
應用方面,從日常的靈修、一對一陪讀、小組聚會、愛宴、以迄恩惠相遇,都可以扣在前述的主題當中。我們不但自己被神邀宴,也因著被神的靈充滿而有能力去邀宴其他人。讓彼此可以從中體驗與神聚合的平安喜樂;我們每個信主的人都有機會成為小耶穌。
先寫到這邊
7 則留言:
補充想法
耶穌和母親瑪利亞的對話,這部分可能使慕道友感到困擾。
但若把瑪利亞懷孕前夕聽到天使的話語以及回應(路1:26-55),以及耶穌十二歲跑去聖殿與經師聽道的故事串起來(路2:41-49),可以清楚發現瑪利亞早已料到耶穌將會表白自己是神子身分的一天,這一天也將是展開其大能的日子,瑪利亞早在當初都已記在心中(路2:51b)。所以,瑪利亞聽到「我與你有什麼相干」之後竟然指示僕人照耶穌的意思去做,就可以令人理解了。
耶穌對母親的尊敬一直到釘在十字架時,都沒有改變過,並且讓門徒尊她為母。(約19:25-27)
我們要如此寶貴感謝神透過肢體所賜的寶貴亮光..
謝謝神從第一個神蹟向我們揭示祂才是那唯一的新郎..因著我們的需要..祂來到我們的生命服事我們..為要賜下那生命的酒..使我們飽足..沒有缺乏.
願我們也如同祂的生母馬利亞一樣..能夠常常願意把自己的心刺透,捨棄與這世界的肉體關係..定睛在主的身上..為這世界的需要...將神的豐盛帶給眾人.
我是一位初級慕道友,對於耶穌回應瑪利亞的話確實感到困擾。但令我困擾的,並不在於耶穌第回話的為什麼看似忤逆不孝以及「瑪利亞的為什麼不以為意」(Areopagos的「補充想法」已經對後者作了很好的回答)。
真正困擾我的是:
1.瑪利亞只是平實陳述一個正在(或已經)發生的實際狀況(「他們沒有酒了」),耶穌為什麼卻回以兩句看起來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卻又似乎意有所指的話(約2:4):「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2.「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中的「我的時候」指的是什麼時候?而既然時候未到,後續的做法(變水為酒)卻又為什麼好像是時候已經到了?
另,Areopagos以「接受神的邀宴」來詮釋「耶穌在迦拿變水為酒」(約2:1-11)這段經文,我卻怎麼看都領受不到迦拿婚宴是耶穌主辦的呢?他和門徒不都是受邀者嗎?(約2:2)。
如果理解沒有錯的話,我當然很同意並感謝「神早已為我們充充足足地準備好豐盛的筵席」,但這樣的意思適合從該段經文引申出來嗎?
2010.3.29
Cedricyuan
「我的時候還沒有到」記得是指顯明人子身份的時候,在此之前沒有行過神蹟,而開始行神蹟後也是正式表明自己身份的時候。我與你有何相干在King James 版本直譯也是此意思,其他英文現代翻譯版本則有「這不是我們的問題」、「這跟我(們)有何關係呢?」若這樣看,就不突兀了。
我的程度也很淺,或許弟兄姊妹能提供更多觀點補充。
謝謝LaLa的說明。想繼續請教:
1.「行神蹟」和「顯明人子身份」之間有必然的關係嗎?即,行神蹟者=人子,反之亦然?
2.耶穌明明說他的時候(顯明人子身份)還沒到,可是又為什麼馬上行了神蹟?這有沒有違背他的計畫(至少是時間表)?之間的轉折為何?
3.我欣賞把「我與你有什麼相干」翻成「這不是我們的問題」、「這跟我(們)有何關係呢?」不僅不突兀,也通情達理多了。只是這樣的翻法和原本那一句給人的領受差異相當大,引發的詮釋(至少就望文生義部分)也有很大的不同。可是明明都是根據同一句話(希臘文→英文→中文?)而來,這之間要如何取捨呢?我看到有現代英譯本為:”you must not tell me what to do?”這應該又是另一種翻法了吧?!
轉錄小弟在一解經裡所看到關於此問題的釋義
約翰福音兩次記載耶穌稱他母親馬利亞為“婦人”,是否不敬?(約二章4節,十九章26節)】
這裏中文所譯的“母親”原文是“婦人”。主那穌在釘十字架的時候,對他母親也用同樣的稱呼(約十九章26節)。此外,主那穌對那犯罪的女人(約八章10節)、復活後對抹大拉的馬利亞(約二十章5節)和對那迦南婦人(太十五章28節)等均曾用同一稱呼,證
明並無不敬的意味。
“婦人”原文為ouNA1(丸0。,此乃呼格),指已婚婦人而言,啟示錄十九章7節及二十一章9節所題及的“新婦”(預表教會)即此字的主格,可見這並非是一個無禮的名詞或稱呼。不過,因為中文或英文均無與此字十分適當的譯字。在中國北方,稱一般婦人為“大娘”,在南方稱為“阿嬸,阿姆”與希臘文所稱“婦人”其用法及意義則近似。
再者,約翰福音與前三福音有不同的使命,本書是要描寫主那穌為神或神子,所以處處表現他為神的身份與權威,因此稱馬利亞為“婦人”,以表示他在行神跡時是以“神的兒子”身份而行。所以,下文有“我與你有什麼相干”一語,他行神跡不能以馬利亞的兒子身份而行也。
不過“我與你有什麼相干”一語,乃是亞蘭俗語,意即“讓我想辦法吧”或“各人理各人吧”。參看書二十二章24節;土十一章12 節;王上十七章18節;王下三章13節,並不一定帶責備的意味。―― 蘇佐揚《新約聖經難題》
Cedric弟兄提到耶穌在故事中比較看不出是主辦者,如何延伸到神對人的邀宴。確實,我們若從故事的字面意義去推,耶穌和門徒應該都不是那場婚宴的主辦者。從親屬備份上看,也不大可能。
不過,有意思的是祂卻在暗中讓眾人都飽足了。我可聯想到很多事,例如我認識自己太太是當初參加中山大學的研究所招考,我和她結婚是基於彼此的愛情,到後來我會信主是因為她先信,這一切都是人間的經驗。可是把這些事情的脈絡連結一下,會感到這些事情若個別來看都是偶發的巧合,有自己獨立的因果,但串連起來又似乎有種難以形容的力量。這力量一步一步引導自己與天主聚合,從不認識到認識,從認識到體驗,從體驗到順服,從順服到心意更新而變化。因此可以說祂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安排種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讓自己趨向於祂。我和妻子結婚的時候沒有牧師神父證婚,整個過程與基督信仰無干,可是現在回頭想想,神好像在其中擺放了善因,無形當中已經在召叫了。這是很有趣又很需要體驗的功課。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