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9:8「 耶穌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許你們休妻.但起初並不是這樣。」
19:26「 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 神凡事都能。」
馬太福音第19章有兩個段落,前段主題是耶穌表示主不喜悅離婚,後段主題是少年無法放下一切跟隨主。前後兩段都顯現人的障礙:心硬。
用心硬形容可能比較抽象,說白一點是人被心理的各種掛慮和慾望卡住,而阻隔了與神的關係。並且很麻煩的是這些掛慮和慾望被包裝起來,讓我們覺得很合理、可接受。
在丈夫主動解除婚姻關係的部分,猶太律法師舉摩西律法對質耶穌;摩西律法既然是神吩咐摩西而表達的文字,誰能挑戰其神聖性?誰敢挑戰?但耶穌直接挑明了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許你們休妻.但起初並不是這樣。」所以重點是「起初」!或說上帝原來的心懷意念是什麼?耶穌反過來嚴厲質疑猶太律法師的論點:「『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麼。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 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律法師明明念過創世紀,卻閉眼忽略,直接擴張摩西律法的字面意思而蓋掉創世紀表達的上帝心意,這就是以人的自我心意蓋掉上帝原來心意。耶穌很清楚指出,此時躲在摩西律法文字背後的,是人們不恰當的慾望。這就是心硬,是當初亞當夏娃犯罪的核心原因。魔鬼在曠野試探耶穌的時候,也是用這招。
在少年人想跟隨耶穌的部分:這段的對話很有意思,首先是少年人問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穌以永恆的角度告訴他,只有神才是完善的。接下來的難題是人難以完善,怎麼辦?所以耶穌說遵守神的誡命,是進入永生的條件。少年人繼續問誡命有什麼?耶穌就將為人的核心部分說出來。少年人又接著問,這些誡命我都做了,還有短少什麼嗎?這時耶穌表達了重點:「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這個段落體現了耶穌挑戰少年人的思想,守住誡命了,是不是代表完善?耶穌表達「不是」!守誡命只是消極條件,神希望人能積極地與祂建立關係。這個關係是往純粹、永恆、絕對的方向;要放下人間的一切思慮。而且這個挑戰比前段更大、更難,因為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即使出家都不見得能放下人間一切思慮。接著,耶穌給了很重要也很玄的答案:「在人這是不能的.在 神凡事都能。」這部分和前段剛好配合起來;外面一層是要正解上帝的意思,遵從上帝的心意與誡命。往內一層是人要學習將自我主權也交託與神,包含跟從上帝的信心與能力也都交託出來,也就是全人交託、上帝全然掌權。
對少年人來說,他的外面一層都很OK,做得好。但耶穌看出來這樣對他是不夠的,因為他的財富很多,在這部分會有「我執」,也就是放不開財富的主權,反而障礙了與神建立純粹的關係。這部分是因為他擁有很多,所以也跟著更加害怕失去;「得與失」的思慮困住了少年人的超越信心。此時少年人的選擇是直接走人,繼續當他的大財主(才會安心)。但耶穌與其門徒的對話表達一件事,即完全明白自己再如何努力都難以完善,開始願意跟從耶穌(學習放下人的自我主權),繼續被歷練、鍊淨,然後逐漸放下我執,從而走入神的大海大洋。
以生活應用來說,我生活的每個時刻,從自己的意識觀察,每件事不都是「我」做的決定嗎?但基督徒很重要的一步是願不願意接受上帝的誡命,然後從中看出上帝的恩典與憐憫,原來生活當中有神的帶領。
再下一步是自己的生活有沒有常常紀念上帝與自己的關係,從而慢慢看出祂的慈愛、全能與永恆,建立與神的默契,從我們的內心當中逐步而欣然地放下自我,願意交託於祂;我們每天還是照常生活、做事,但縱使遇著苦難、艱辛,仍是欣然接受祂的安排,這就是心開了。(約伯記大致也在講這件事,當他心開而順服這一切的當下,就是災難消失、轉苦為甜的開始。有心意轉而環境變之義)
*二十世紀的隱修士 Thomas Merton說過以下的話,有心開的意境:
祈禱很偉大,就是祈禱本身。如果你要過祈禱生活,得到它的方法就是祈禱。我們都被灌輸了太多的方法與目的,因此我們不了解在祈禱生活上,還有另一個不同的面向。在科技上,所謂的進步是水平式的,你必須從一點開始,然後移向另一點,再移向另一點,但建立祈禱生活的方式不是這樣。祈禱中,我們發掘自己已擁有的東西。從你所在之處開始,你就深化了你擁有的。你會了解,你早就在那裡了。我們已擁有了一切,但我們卻不知道,也沒有體驗到。一切已在基督內給了我們。我們所需做的一切,就是去體驗我們已經擁有的。問題只在,我們沒有花時間去做。
如果我們真要祈禱,我們必須付出時間。我們得慢下來,回到人的速度,有時間去聆聽。而一旦我們聆聽到所發生的事,很多事就會自行完成。
這就是修行者所做的。他們付出許多時間,做他們需要做的事。那是我們得學習的,如果我們真要祈禱的話,我們得付出時間。
真正重要的,不是你如何從生活中取得什麼,而是你如何收斂你自己,好能完全的付出你自己。
什麼東西妨礙我們過祈禱生活呢?也許我們根本就不想過祈禱生活,這才是我們得面對的。在此事實之前,我們常理所當然的以為,自己完全投入了祈禱的渴望,是別人在阻止我們。